月季,拉丁名:Rosa chinensis Jacq.
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叶子为羽状复叶,表面深绿有光泽而叶背青白,且无毛面具有小托叶。花分单瓣和重瓣,重瓣色为深红且略似玫瑰。花色以红色为主,其他有白、黄、粉红、玫瑰红等。果卵圆形或梨形,熟时红色。自然花期4月-9月。月季,以一年四季皆能见花而得名,又以其每月近乎开花一次而得名“月月红”、“长春花”。
习性:中国是月季花的原产地之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和甘肃等省,现已可在全国各地种植。月季花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zui好。月季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15~25℃为生长zui适宜温度。月季花可利用播种与扦插方式进行栽培繁殖。
月季花的药用价植zui早载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他认为月季花具有“活血、消肿、傅毒”的功效,由于其活血化瘀之功尤佳,故也为妇科良药。
中国的月季栽培史
月季原产于中国,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神农时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汉朝时宫廷花园中已有大量的月季栽培,唐朝时则更为普遍。由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适于蔷薇科植物生长,所以中国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一带。
中国的六朝南齐(公元497-501年)诗人谢眺有《咏蔷薇》诗句描述蔷薇花为红色。而古代月季的栽培,见之记载的则要比蔷薇晚二、三百年左右。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记》记载:“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花,属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可见那时成都已有栽培月季。
明代刘侗著《帝京景物略》中也写了“长春花”,当时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已种月季,供宫廷摆设。在李时珍(公元1590年)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月季的药用方式的记载。而中国zui早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为王象晋(公元1621年)的二如堂《群芳谱》,他在著作中写到“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由此可见在当时月季早已普遍栽培,是处处可见的观赏花卉了,这比欧洲人从中国引进月季的记载早了约160多年。
到了明末清初,月季的栽培品种就大大增加了,清代许光照所藏的《月季花谱》收集有64个品种之多,另一本评花馆的《月季画谱》中记载品种月季有109种。清代《花镜》(公元1688年著)一书中写到:“月季一名‘斗雪红’,一名‘胜春’,俗名‘月月红’。藤本丛生,枝干多刺而不甚长。四季开红花,有深浅白之异,与蔷薇相类,而香尤过之。须植不见日处,见日则白者一二红矣。分栽、扦插俱可。但多虫莠,需以鱼腹腥水浇。人多以盆植为清玩。”这已简单说明了栽培繁殖月季的主要原则。并可看出有白色月季遇日光变红的品种,特性类似当今栽培的某些现代月季品种。由于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建立,中国大多时间处于战乱年代,民不聊生,中国的本种月季在解放初期仅存数十个品种,在江南一带栽种。
据《花卉鉴赏词典》记载,1789年,中国的朱红、中国粉、香水月季、中国黄色月季等四个品种,经印度传入欧洲。当时正在交战的英、法两国,为保证中国月季能安全地从英国运送到法国,竟达成暂时停战协定,由英国海军护送到法国拿破仑妻子约瑟芬手中。自此,这批名贵的中国月季经园艺家之手和欧洲蔷薇杂交、选种、培育,产生了“杂交茶香”月季新体系。其后,法国青年园艺家弗兰西斯经过上千次的杂交试验,培育出了国际园艺界赞赏的新品种“黄金国家”。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弗兰西斯为保护这批新品种,以代号“3-35-40”的邮包,投寄到美国。又经过美国园艺家培耶之手,培育出了千姿百态的珍品。
1945年4月29日,太平洋月季为欢庆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消灭,就从这批月季新秀中选出一个品种定名为“和平”。1973年,美国友人欣斯德尔夫人和女儿一道,带着欣斯德尔先生生前留下的对中国人民的深情,手捧“和平”月季,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从此,这个当年月季远离家乡的使者,经历了二百年的发展变化,环球旅行一周后,又回到了它的故乡——中国。
月季被欧洲人与当地的品种广为杂交,精心选育。欧美各国所培育出的现代月季达到一万多个品种,栽培月季的水平远远**于中国,但都是欧洲蔷薇与中国的月季长期杂交选育而成,因此中国月季被称为世界各种月季之母。
吟咏月季的诗歌
《腊前月季》
杨万里〔宋代〕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月季》
苏轼 〔宋代〕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zui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月季》
张耒 〔宋代〕
月季祇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来源:ONE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