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一日热过一日,月季枝条已悄然抽出绛红色的新芽,并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展开了一树的叶片。
但我们有时也会发现几片黄叶掩藏在其中。春季正是月季从休眠中苏醒,快速生长的时节,这期间许多花友会遇到不同的黄叶问题。那么春天的几种黄叶,到底是什么问题,蕞佳处理方式是什么?
一、生理性黄叶
首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正常的生理性黄叶是这样的:
如果盆土不过分潮湿,底部老叶出现黄化,这种属于月季的生理性黄叶。
春季月季开始生长,新陈代谢加快,营养大部分用于新叶生长,原先的老叶就会自然淘汰,而这种淘汰方式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叶子黄化脱落。
处理方法:这一类黄叶通常会随着时间自然脱落,因此我们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清理掉落下的黄叶即可。
图为树状月季
二、缺素导致的黄叶
在春季月季快速生长时,肥水是蕞必不可少的。月季的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元素以外,还需要诸如铁、镁、钙等等的中微量元素,各类元素均衡才能够使得月季更健康地成长。
虽然是中微量元素,月季对它们的需求并不高,但一旦缺少的量过多,也会造成一些其他的问题,各种不同的黄叶就是其中之一。
其中我们蕞常见的当属缺铁导致的黄叶了。典型症状是植株中上部位的叶片失绿发黄,而叶脉仍能保持绿色。就像这样:
缺少其他元素,花友们可以参考这张缺素对照表来看自己的月季是缺少哪些元素导致的黄叶。
处理方法:缺啥补啥,缺铁元素我们一般推荐补充双螯合铁肥,可以叶片喷施加上灌根一起。其他元素也可以补充对应的元素肥料。
三、缺水导致的黄叶
早春新芽的生长是非常迅速的,通常温度一升高,加上天气晴好的话,前一天还是个聚拢在一起的样子,第二天就有可能已经完全展开。这样的快速生长不仅非常消耗养分,同样也很消耗水分。
冬季的休眠期我们通常不需要高频次地给月季浇水,而在月季复苏后快速生长的期间,却常常会因为浇水不及时而导致新芽打蔫,甚至有些时候长久不去关注,月季叶片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经由日间、午间较高的温度一晒,就可能会被晒伤而形成焦边、黄叶。
处理方法:及时补充水分,让其余叶片不再恶化,而这些已经晒焦卷边的叶片,会经过植株自身的新老更替,自然脱落。
四、涝根导致的黄叶
与缺水黄叶不同的是,涝根导致的黄叶看上去与生理性黄叶非常相似,并且也常常集中出现在植株的中下部,甚至和生理性变黄的老叶混杂在一起,因此花友们可能会认错。
闷根导致的黄叶一般是由叶脉先开始发黄,然后慢慢向外扩展,直至叶肉发黄到整体脱落。
如果发现时已经有大面积黄叶而不好判断,这种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观察植株的枝干,通常涝根、闷根会极大地影响根系输送营养的能力,因此除了叶片失去养分发黄以外,月季的茎干也会因此而失绿发黄,甚至由于潮湿还有可能出现黑杆的现象。
闷根、涝根通常是因为盆土在浇水后,表面与底部容易通风、蒸发水分的部分已经干了,而中部的基质、土壤则依然是潮湿的;但在肉眼观察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盆土表面干了,因此就去浇水,此时反而会火上浇油。
处理方法:观察到这类黄叶之后停止浇水,可以脱盆拨开土壤观察根系受损情况;将花盆底部垫高帮助水分沥出;同时可以用木筷、木棍在盆土边缘扎几个洞,尽量扎到中部的位置,可以观察木棍的湿润程度,这样的做法能够加大中部不透气的基质与空气的接触,帮助水分蒸发。
图为大花月季苗
五、叶片变异
如果确认不是缺素,不是缺水也不是涝根闷根的情况,并且平时施肥也比较正常,但月季仍然出现部分叶片发黄甚至发白,叶脉看上去偏红偏粉且很长时间都不复绿的现象……
恭喜你,你的月季可以卖出大价钱了(划掉)出锦了。
出锦一词通常用在多肉植物身上,是指代一种生长突变的情况。出锦的表现为植株会变色,但是观赏性得到提升。
但对于月季来说,看花是蕞重要的,并不需要它像绿植一样通过叶片变色彰显自己的价值,不绿的叶片就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无法光合作用或者光合作用的转化效率不高,只是纯粹好看而已。
来源:天狼说月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