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表面色素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光线反射到我们眼睛而产生的视觉,太阳光线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光组成的。当物体被阳光照射时,由于物体本身的反射与吸收光线的特性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在夜晚或光照很弱的条件下,花草树木的颜色无从辨认,因此,在一些夜晚使用的园林内,光照就显得特别重要。
红、黄、蓝3种颜色称为三原色,由这3种颜色经过调和可以产生其他颜色,任何两种颜色等量(1:1)调和后,可以产生另外3种颜色,即红+黄=橙,红+蓝=青,黄+蓝=绿,这3种颜色称为三原减色,这6种颜色称为标准色。
如果把三原色中的任意两种颜色按照2:1的比例调和,又可以产生另外6种颜色,如2红+1黄=红橙,1红+2黄=黄橙,把这12种颜色用圆周排列起来就形成了12种色相,每种色相在圆环上占据30°(1/12)圆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色相环(图2-3),在色相环上,两个距离互为180。的颜色称为补色,而距离相差120。以上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其中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对比性Zui强烈,如红与绿为补色,红与黄为对比色,而距离小于120。的两种颜色称为类似色,如红与橙为类似色。
二、色彩的感觉
园林的色彩对园林的构图关系密切,了解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感觉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感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的温度感在标准色中,红、橙、黄三种颜色能使人们联想起火光、阳光的颜色,因此具有温暖的感觉,称之为暖色系。而蓝色和青色是冷色系,特别是对夜色、阴影的联想更增加了其冷的感觉。而绿色是介于冷、暖之间的一种颜色,故其温度感适中,是中性色。人们用“绿杨烟外晓寒轻”的诗句来形容绿色是十分确切的。
在园林中运用色彩的温度感时,春、秋宜采用暖色花卉,严寒地区就应该多用,而夏季宜采用冷色花卉,可以引起人们的凉爽的联想。但由于植物本身花卉的生长特性的限制,冷色花的种类相对少,这时可用中性花来代替,例如白色、绿色均属中性色,因此,在夏季应是以绿树浓荫为主。
2、色彩的距离感一般暖色系的色相在色彩距离上有向前接近的感觉,而冷色系的色相有后退及远离的感觉。6种标准色的距离感由远至近的顺序是紫、青、绿、红、橙、黄。
在实际园林应用中,作为背景的景观色彩为了加强其景深效果,应选用冷色色相的植物。
3、色彩的重量感不同色相的重量感与色相间亮度差异有关,亮度强的色相重量感轻,反之则重。例如青色较黄色重,而白色的重量感较灰色轻,同一色相中,明色重量感轻,暗色重量感重。
色彩的重量感在园林建筑中关系较大,一般要求建筑的基础部分采用重量感强的暗色,而上部采用较基础部分轻的色相,这样可以给人一种稳定感,另外,在植物栽植方面,要求建筑的基础部分种植色彩浓重的植物种类。
4、色彩的面积感一般橙色系色相,主观上给人一种扩大的面积感,青色系的色相则给人一种收缩的面积感,另外,亮度高的色相面积感大,而亮度弱的色相面积感小,同一色相,饱和的较不饱和的面积感大,如果将两种互为补色的色相放在一起,双方的面积感均可加强。
色彩的面积感在园林中应用较多,在相同面积的前提下,水面的面积感Zui大,草地的面积感次之,而裸地的面积感Zui小,因此,在较小面积园林中,设置水面比设置草地可以取得扩大面积的效果。在色彩构图中,多运用白色和亮色,同样可以产生扩大面积的错觉。
5、色彩的运动感橙色系色相可以给人一种较强烈的运动感,而青色系色相可以使人产生宁静的感觉,同一色相的明色运动感强,暗色调运动感弱,而同一色相饱和的运动感强,不饱和的运动感弱,互为补色的2个色相组合在一起时,运动感Zui强。
在园林中,可以运用色彩的运动感创造安静与运动的环境,例如在园林中,休息场所和疗养地段可以多采用运动感弱的植物色彩,为人们创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而在运动性场所,如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等,应多选用具有强烈运动感色相的植物和花卉,创造一种活泼、欢快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