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又名百日红,因其花期时间长,花朵绚丽多彩,近年来广受推崇,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家庭别院,公园景区等都可见其身影,但紫薇的一些养护问题有些也是让人头皮发麻,如常见的紫薇绒蚧防治(每年都会或多或少发生,汲取营养,引起煤污病发生)、紫薇长斑蚜防治(有的打了很多遍药剂都控制不住),紫薇的控花修剪技术(一年开3—4次花)以及修剪、施肥管理等技术,这想必很多同行都想系统地学习一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紫薇一年四季的养护管理。
紫薇的生长习性:
紫薇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略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深厚松呈微酸性或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健壮,花期长;耐旱怕涝,每年在春季萌动前和秋季落叶后浇一次返青水和冻水,夏季做好抗旱浇水,雨季要做好排涝工作,防止水大烂根;萌蘖性强,春季及时抹芽,秋季落叶后将徒长枝、干枯枝、下垂枝、病虫枝、纤细枝和内生枝剪掉。
春季养护管理:
①修剪:北方区域首先对冬季未修剪的一年生枝进行短截,通常留10—15cm,修剪时斜45°角剪口朝内,同时将一些干枯枝、下垂枝、病虫枝、纤细枝和内生枝一并剪除(注意:此项工作正常放在冬季进行修剪,减少营养消耗,北方严寒地区为避免剪口受冻可放在开春修剪);在新芽萌发出5—10cm时,一个枝头选留2-3个壮芽其余全部抹除,减少营养消耗,避免后期枝条羸弱容易被风刮断,同时对枝干的小嫩芽及时抹除,使营养集中供应新生枝条顶端,平均10—15天进行一次,连续多次进行,至新梢木质化为止。
②施肥:春季施肥应以高氮低磷钾肥为主,促进枝条萌芽生长,对土壤板结不透气或贫瘠土壤春季可通过开沟或打孔施用有机肥+腐殖酸水溶肥进行改良,或回填河沙增加透气性,待温度回升后也可加入微生物菌肥活跃土壤;切记施肥时避免靠近根系,以免造成烧根。注意为避免影响第二次开花量春季不宜施过多的磷钾肥,以氮肥为主,促进一年生枝条生长。同时为快速促进新生枝条木质化也可在新梢萌发至10-15cm后喷施磷酸二氢钾促使枝条熟化,增强柔韧性。
③浇水:春季做好返青水的浇灌,在气温回升至3-5℃时及时浇灌返青水,浇水时要浇足浇透,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合理补水,浇水时也要避免浇水过多导致根部积水而不利于紫薇健康生长。
④病虫害防治:春季应注意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的发生,每年这两种虫害可谓是绝代双骄,不仅引起煤污病,而且打药往往不好操作,浓度大容易伤叶伤花,浓度低又不顶用,并且紫薇长斑蚜常规的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等打了就像给蚜虫洗澡一样,往往没有一点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做到长期防控的目的,这里小编建议在3月底或4月初埋施瀚斯三净(25%的噻虫嗪),按照胸径5cm用量15—20g兑水30—45kg进行灌根,通过根部吸收向上传导,防治蚜虫和蚧壳虫4—6个月,大大降低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病害则以白粉病为主,在发生前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进行预防,发生后可使用苯甲吡唑酯+氨基酸叶面肥稀释800倍间隔5—7天喷施2-3遍即可。
夏季养护管理:
①修剪:夏季定期修剪过密枝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其接受更多的光照,不仅可以积累营养物质供给根系生长,使花朵艳丽,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促使紫薇开花夏季可在紫薇开花前10天左右适当修剪摘心(去除开花枝条的顶心,即旺长新梢上部3-5节),使花量适中,后期在每次开花后也要进行修剪,修剪时从开败花枝的花序下面第二对叶子处剪掉,这样就能集聚养分,促使新梢萌发,配合适当的水肥管理(根部平衡肥+腐殖酸水溶肥或磷钾肥+腐殖酸水溶肥),这样便能实现多次开花。
摘心时根据紫薇新梢量,在不影响第壹茬花观赏效果的情况下,可对 10%-20%的新梢摘心,摘心新梢在树上分布要均匀,摘心后30天左右,抽发的二次新梢陆续进入开花期,此时正是部分一茬花谢花期,花序大小与一次新梢的相当;在入秋之前将一些开花枝适当截短,枝条上面保留2—4个芽点,大约在15—20天左右,新的花枝会再次长出,修剪后配合相应的水肥管理,可以延长花期。
②施肥:夏季正是紫薇的盛花期,为促进紫薇花芽分化,使其花朵硕大饱满,要合理追肥,肥料以氮磷钾平衡肥为主,若植株长势不壮可配合腐植酸水溶肥一起灌根效果更好。为确保第二次开花效果在修剪之后及时补肥,以沟施和穴施为主,如氮磷钾为三个15的,用量在150—200g/株,施肥后立即进行浇水,或施用水溶肥直接灌根,同时还要叶面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此时可与赤霉酸和芸苔素内酯一起调控喷施),间隔5—7天,注意喷施在叶片背面,做到催芽催花。
③浇水: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紫薇对水分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浇水时既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又要避免积水;尤其是在修剪后的萌芽期、花芽分化期处于缺水状态,浇水不足则影响侧芽萌发、花芽分化或延迟开花,甚至不开花,因此花期必须及时补水,缺水将导致大量花朵萎蔫早落,缩短整个花期;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在早上或下午浇一次水为宜,浇水时要浇透,让水分渗透到土壤直达根系;若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还可以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相反在梅雨季节也要及时排水,防止根部被水浸泡导致腐烂。
④病虫害防治:夏季高温高湿,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此时蚜虫、紫薇切梢象、星天牛、紫薇绒蚧、叶斑病、煤污病等病虫害相继发生,日常养护要多留意观察,一旦有病虫危害则立马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在病害发生前期可使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叶斑病发生时可使用苯醚甲环唑+氨基酸叶面肥稀释800倍进行喷施防治,间隔5—7天喷施2-3遍;煤污病防治时一定要先防治蚜虫和紫薇绒蚧,随后使用苯醚甲环唑/苯甲嘧菌酯进行喷施防治;对蚜虫、紫薇切梢象、紫薇绒蚧可使用瀚斯金扫1瓶兑水80—100kg进行喷施防治,若出现星天牛危害可使用瀚斯歼净进行打孔输液防治,或使用瀚斯金扫1瓶+瀚攻1瓶兑水7kg直接对树干喷施即可。
秋季养护管理:
①修剪:紫薇花期较长,到了秋季大部分花朵都已开始凋谢,应及时剪掉残花,避免营养过多消耗,使其集中供应至枝干和根系的生长;为促使紫薇第三次开花,可摘除第二次开花形成的幼果或残花,激发残花或幼果下节部位花芽分化,或激发其下节部位的米粒状幼小花苞迅速膨大,形成第三次花集中开放;修剪时连同一些徒长枝、分蘖枝、病弱枝一同进行修剪,优化植株结构,增加通风透光,对一些影响整体造型的枝条,可以将其剪短,让紫薇的树形更加紧凑、美观。
②施肥:秋季施肥主要是以磷钾肥和有机肥为主,以便积累更多的养分,增强紫薇的抗寒能力,为促使紫薇第三次开花,在摘除残花或幼果后也要及时追肥,与第二次催花用量用法相同;此外秋季也是根系生长的高峰期,因此对一些生长不良或土质环境不好的,通过施用有机肥进行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的生长,使其积累更多的养分,切忌在秋季施用氮肥。
③浇水:随着气温的降低,紫薇对水分的需求逐渐减少,因此秋季应适当控制浇水的频率和浇水量,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系缺氧腐烂而影响植株的健康生长,通常间隔3-5天浇一次水即可,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④病虫害防治:秋季病害基本很少,主要做好紫薇绒蚧和白粉病的防治,防治方法同上。
冬季养护管理:
①修剪:冬季修剪时首先将枯枝、病枝、弱枝全部剪掉,其次对一些过长的枝条进行短截,控制植株的高度和形状,保留10—15cm促进侧枝的萌发,修剪时要注意使用锋利、干净的剪刀,避免剪口撕裂,注意剪口朝内;修剪时注意各个大枝上靠近顶端的二级分枝挑选两三个向外延伸小枝保留,使得树冠能够进一步饱满和扩大,利于来年枝叶繁茂,分布匀称有度。在北方严寒地区,为避免紫薇冬剪剪口受冻,可根据情况适当推迟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
②施肥:北方入冬较早,因此冬季要停止施肥,南方入冬较晚,与秋肥一同施用,仍以磷钾肥和有机肥为主,主要是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和增强植物抗寒性。
③浇水:冬季紫薇生长缓慢,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大,因此要严格控制浇水频率,约每隔1-2周浇一次水,具体以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④病虫害防治:入冬前对紫薇进行消杀,全株喷施1遍石硫合剂,减少病虫卵越冬。
⑤保暖防寒:冬季在寒潮到来前提前对紫薇树干进行包裹或涂白,根部培土,高30—40cm,在温度降低至3℃时浇灌一次封冻水。
紫薇四季的养护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挑战,但只要掌握了这些关键的养护技巧,就能让紫薇在每个季节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