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小灌木,园林绿化中极常见,冬日里绿化丛中挂着一串串火红浆果的植物,就是它了。
南天竹以竹为名却非竹,披着观赏植物的外衣却身怀剧毒,尤其是红艳艳的浆果。南京植物园曾发生游客误食南天竹果实中毒事件,红色浆果含有氢氰酸苷,10粒即可导致成人中毒。中毒者会出现恶心、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
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果柄极短,4-8毫米,成熟时鲜红色,极少橙红色。果串放在水中,不下沉。
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
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
这个季节的叶片,颜色层次非常丰富,翠绿到深绿,绿中带黄,黄又逐渐变红,淡红到深红再到紫红,好看极了。
科研人员通过显微观察发现,南天竹叶片表面密布着特殊的蜡质层,这种结构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还能反射过量光照,使其在-15℃至40℃的极端温度区间都能泰然自若。
印象中,好像从来没有注意过南天竹开花,植物志这样描述南天竹的花:“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蕞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网上找了个图片,甚是好看,今年3-6月花期,定要仔细观察一下。
春季万物复苏,常绿的南天竹也不例外。只要用心找,枝头顶着各种可爱的小芽芽,芽芽刚开未开时,像极了一个个软乎乎的小爪爪。
南天竹四季皆美,春季枝条纤细挺拔,花朵洁白如玉;夏季叶色翠绿,果实初现;秋季叶片逐渐变红,果实由绿转红;冬季红果累累,经久不凋,成为冬日里的一抹亮色。这种独特的四季变化,使南天竹成为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