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休闲游憩为主的口袋公园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因素,为人们营造舒适宜人的游憩环境。
大型(5000-10000㎡):这类公园面积较大,为了营造出宁静、舒适的休闲氛围,乔木占比可达到 60%-70%,如种植国槐、白蜡等高大乔木来提供充足的遮荫空间,灌木占比在 30%-40%,可选择海棠、紫薇等开花灌木增加色彩和景观层次。
中型(2000-5000㎡):乔木占比一般在55%-65%,灌木占比35%-45%。例如,可以种植一定数量的法桐作为主要乔木,搭配榆叶梅、连翘、大花月季等灌木,形成舒适的休憩环境。
小型(400-2000㎡):乔木占比可在50%-60%,灌木占比40%-50%。由于空间相对有限,选择小型乔木如树状月季、碧桃、紫叶李等,搭配黄杨、女贞等灌木,在提供遮荫的同时,丰富景观效果。.
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例如,合理设置休息座椅的数量和位置,满足人们随时休息的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活动特点,设置相应的活动区域,如为儿童设置安全有趣的游乐设施,为老年人设置适合的健身器材和棋牌桌等。同时,要确保公园内的道路平坦、无障碍,方便各类人群通行。
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比如,若场地内有原有树木,应尽量保留并加以合理利用,作为公园的特色景观元素;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设计不同高度的台地或坡地,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感。此外,还应结合周边的建筑风格和环境氛围,使口袋公园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态性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选择本地适生植物进行种植,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够减少养护成本和水资源消耗。同时,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生态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透水铺装等,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循环利用,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多样性原则: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游憩活动空间和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和需求。除了常见的休息、散步、健身等功能外,还可以设置一些特色活动区域,如小型花园、艺术装置展示区、科普教育区等,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风格的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花架等,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和文化内涵。
安全性原则:
确保公园内的设施和环境安全可靠。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应选择质量合格、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公园内的道路应设置合理的照明设施,保证夜间的照明亮度,提高安全性。同时,要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此外,还应考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文化性原则:
挖掘和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元素,使口袋公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可以通过设置文化景墙、雕塑、壁画等形式,展示当地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名人轶事等;也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氛围。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与当地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民俗表演、艺术展览等,增强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满足功能需求:
遮荫需求:选择冠大荫浓的乔木,如悬铃木、国槐、银杏等,在休息区、步道上方合理种植,为人们提供夏日遮荫的场所,提升游憩的舒适度。比如在口袋公园的主要休息广场周边,间隔种植几棵高大的悬铃木,形成树荫庇护。
分隔空间:利用乔灌木的不同高度和密度来分隔空间,营造出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用较高的常绿乔木如雪松、侧柏等作为背景树,分隔公园的边界或不同功能区;用低矮的花灌木如连翘、棣棠等组成花篱,划分出安静休息区和活动区。
降噪减尘:选择枝叶茂密的乔灌木,如珊瑚树、女贞等,种植在靠近道路或噪音源的一侧,起到降低噪音、吸附灰尘的作用,为公园内部创造相对安静、清洁的环境。
注重景观效果:
四季有景:合理搭配不同季节开花、结果或变色的乔灌木,使公园在不同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观。春季可以有樱花、桃花、玉兰等开花乔木;夏季有紫薇、木槿等花灌木;秋季有五角枫、乌桕等变色叶乔木;冬季有腊梅等开花灌木,以及常绿的松柏类植物保持绿意。
色彩搭配:考虑乔灌木的叶色、花色、果色等,进行色彩的搭配组合。例如,在绿色的背景乔木前,种植黄色的棣棠、红色的红枫等,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加视觉吸引力。
层次丰富:采用复层种植的方式,营造出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上层种植高大的乔木,中层搭配中乔木和花灌木,下层种植地被植物和低矮的灌木,形成立体的植物群落。比如上层是香樟,中层是紫叶李和丁香,下层是麦冬和葱兰。
符合生态原则:
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本地适生的乔灌木品种,这些植物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管理成本低。例如,在南方地区可选择榕树、桂花等本地常见植物;北方地区可选择杨树、柳树、榆叶梅等。
生物多样性:配置多种不同的乔灌木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为鸟类、昆虫等提供栖息和食物来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群落: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构建稳定的生态群落。例如,将一些具有共生关系的植物搭配种植,如豆科植物与固氮菌共生,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其他植物生长。
考虑空间尺度:
小型口袋公园:空间有限,应选择小型或紧凑型的乔灌木品种,避免种植过于高大、树冠过于庞大的乔木,以免使空间显得拥挤。可以适当点缀一些造型优美的花灌木,如杜鹃、山茶等,增加精致感。
较大型口袋公园:可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作为骨架树种,形成公园的主体景观,同时搭配丰富多样的中、小型乔灌木,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效果。
便于管理维护:
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选择抗病虫害、耐旱、耐寒等抗逆性强的乔灌木品种,减少养护管理的工作量和成本。例如,紫薇相对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养护较为简单。
易于修剪整形:对于一些需要经常修剪整形的乔灌木,要选择萌发力强、耐修剪的品种,如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便于塑造各种造型,保持景观效果。
乔木类
遮荫乔木:
悬铃木:优良的行道树和庭荫树,适合种植在口袋公园的步道两旁或休息区周围。
国槐:可种植在靠近街道的口袋公园区域,起到净化空气和遮荫的双重作用。
榕树(南方地区):树冠巨大,能形成大片的绿荫,是南方口袋公园中常见的遮荫树种,常种植在公园的中心广场或休闲活动区域。
观花乔木:
樱花:可孤植、丛植或列植于口袋公园的入口、步道旁或开阔的草坪上,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玉兰:适合种植在公园的庭院、花坛中心或建筑物前,增添典雅的气质。
栾树: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可种植在口袋公园的边缘地带,丰富景观色彩和层次感。
观果乔木:
海棠:品种多样,除了观果外,春季开花时也非常美丽,可种植在儿童活动区附近,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柿子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果实还可供食用,为口袋公园增添一份生活气息。
灌木类
观花灌木:
紫薇:可丛植或孤植于花坛、花境中,也可修剪成各种造型,增加景观的趣味性。
杜鹃:适合种植在林下、山坡或岩石旁,营造出自然野趣的景观效果,是春季观赏的主要花卉之一。
月季:种植在花坛、花带中,也可制作成花篱或花架,是口袋公园中常见的观赏花卉。
观叶灌木:
红叶石楠:可修剪成球形、柱形等各种造型,常作为绿篱或模纹花坛的材料,种植在公园的入口、道路两侧或广场边缘。
金叶女贞:可与其他绿色植物搭配种植,形成色彩对比,也可单独种植成色块,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洒金东瀛珊瑚:适合种植在林下或建筑物的背阴处,作为地被植物或下层灌木,丰富植物层次。
芳香灌木:
丁香:丛植于公园的步道旁、庭院中或休闲区附近,让人们在游玩时能闻到阵阵花香,放松身心。
腊梅:可孤植或丛植于公园的墙角、庭院中,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一份生机和温暖。
地被植物类
草坪草:
狗牙根:暖季型草坪草,耐旱、耐践踏,生长迅速,适合种植在南方口袋公园的开阔草坪区域,供人们休闲活动和游玩。
早熟禾:适合种植在北方口袋公园的草坪区域,为公园提供四季常绿的景观。
花卉地被:
矮牵牛:可种植在花坛、花境边缘或草坪上,作为点缀花卉,增加色彩和层次感。
美女樱:适合种植在花坛、花带中,也可作为地被植物覆盖地面,营造出繁花似锦的景观效果。
麦冬:可种植在林下、花坛边缘或道路两侧,作为地被植物,既能保持水土,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来源: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