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植物的选择
当地适应种类
是指包括公园所属地的乡土树种,能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生长发育良好,广泛应用的树种。
林下植物应具有耐阴性
林下植物根系生长不得影响乔木根系的生长,为了避免林下地被的植物的根系与乔木的根系在同一土层内争夺养分,林下植物一般要选择耐阴性强的浅根草种及灌木。
垂直绿化的攀缘植物依照墙体附着情况确定
由于垂直绿化用的植物,其附着墙体的形状各不相同,因此用以垂直绿化的攀缘植物,适应既定墙体或构筑物饰面的种类。
选择相适应的抗拒性种类
公园游憩地周围如果有污染源,建立防护林时,应选择相适应的抗拒性种类。
植物配置的空间层次
对比和衬托:在进行植物造景时,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 在形态上形成对比,表现出美的景色。在形成对比的同时又要使植物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以加强其统一感,形成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的场景。
动势与均衡:各种植物除了具有不同的姿态外,还具有生长速度、季相、体量、质地的变化。在配置时,既要注意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 又要考虑植物的生长及季相问题,以免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图为城市月季公园
起伏和韵律:植物的配置除了自身的形态外,还要注意植物整体的立体轮廓和空间变换,要高低搭配得当,有起有伏,形成一定的节奏韵律。
层次与背景:为了保持花木景观的丰富多彩,宜采用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进行层次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配置。
多样与统一:植物空间,既要有多样性,又要有统一性。现代园林建设,不能像古代那样,主要用建筑物划分空间,而应采用植物,土坡等分隔空间。
不同植物配置形成的植物群落类型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多选择观赏价值高、多功能的园林植物, 运用风景美学原理,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构成一个美的整体, 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公园、居民区,尤其是医院、疗养院等医疗单位,应以园林植物的杀菌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吸收CO2、降温增湿、滞尘以及耐荫性等测定指标,如具有萜烯的松树、具有乔柏素的柏树等。
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风景名胜区,收集多种植物群落,按分类系统,或按种群生态系统排列种植,建立科普性的人工群落。植物的筛选,不仅着眼于色彩丰富的栽培品种,还应将濒危和稀有的野生植物引入园中,既可丰富景观,又保存和利用了种质资源,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彩色植物
不管是小区绿化还是公园绿化栽植彩色植物是很适合的,特别是彩色的小苗做公园绿道或者隔离带都是很不错的,常见品种有: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红花檵木、千层金、海桐、四季桂等,比较常用的小苗品种达100多种,不过可根据各地的生长环境温度来选择适合栽植品种,上面列举的多个品种是很适合大多地区环境种植的。
造型类植物
公园绿化栽植常见球类造型是相当常见的,很多灌木类小苗它的主杆生长是很缓慢的,但是枝叶生长很快,耐修剪力强,大部分灌木品种我们都会进行修剪培育成球类造型,如:红叶石楠、小叶女贞、栀子花、海桐球、大叶黄杨、金叶女贞、金森女贞等,球类造成植物品种也是有好几十种。还有一种造型植物属于比较特殊的造型,也是公园绿化常用栽植的,比如花瓶造型,园艺造型,藤编绿篱造型、六角亭等;不过这种整体比较大的造型大多都是用花乔或者藤本栽植编织的,主要是主杆生长速度要比灌木类快的多。
遮阴效果好
公园绿化用遮光性强的植物也是很常见的,那种大乔植物,整体树冠很大且很高,完全不会影响人们在公园里面活动,比较常见的大乔遮光性强的树种有:银杏树、大桂花树、柳树、小叶榕、黄葛树、垂柳、黄连木、朴树、香樟等,适合栽植公园的大乔品种大概有几十种。
时令花卉
大都时候都能在比较显眼的位置看到这些花卉植物栽植或者摆放的盆景时令花卉,常见的黄色花卉有:木春菊、黄金菊、蝴蝶花、孔雀草等、红色花卉有:一串红、报春花、西洋鹃、杜鹃花、天竺葵等,时令花卉品种就要比上面的乔木品种多很多了,常见的花卉品种多大上百种,花色和花型都有细微区别。
水生植物
大部分公园里面都有小河或者池塘,这样的话栽植水生植物也是很多的,比如打造公园荷花池;常用水生植物有:荷花、细叶芒、旱伞草、芦苇、菖蒲等品种;水生植物对运输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在夏季,一般建议就近选择货源栽植。
在很多园林绿化中,要属公园绿化栽植的品种多,光植物类型就涉及到很多种类,不管是设计还是选树形品种要求都是相当高的。
来源: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