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篱凭借其四季常青的特点以及多样化的功能,在众多场景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层次、美化了环境并提升了空间的实用性。
功能区划分:在园林中,常绿篱可以用来清晰地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在公园内,通过种植较高的常绿篱(如1.5米以上的法国冬青绿篱),将游乐区与休闲散步区隔离开,既能让不同区域的活动互不干扰,又能引导游客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行走,使整个园林空间布局更有条理。
边界界定:常被用于界定园林的边界范围,如在一些私家园林或单位附属园林的外围,栽植大叶黄杨、龙柏等组成的常绿篱,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既明确了园林的范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的视线,营造出相对私密的空间氛围。
衬托主体景观:当园林中有雕塑、喷泉、园林小品等作为主要观赏对象时,常绿篱可作为背景存在。比如在一座欧式风格的园林中,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塑矗立在草坪中央,其后方种植一排修剪整齐的桧柏常绿篱,深绿色的背景能够更好地凸显雕塑的洁白与精致,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
营造氛围:在营造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时,常绿篱也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中式园林的亭台楼阁周边,种植翠竹等常绿篱,搭配假山、流水,营造出清幽、雅致的古典氛围;而在现代简约风格的园林里,造型简洁的几何状常绿篱(如方形、圆形的小叶黄杨绿篱)可为简洁的景观元素(如不锈钢材质的抽象雕塑等)提供简洁而有序的背景,强化整体的现代感。
园林景观营造方面
规则式园林:
空间分隔与界定:在规则式园林中,常采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篱,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组成的绿篱,按照几何形状(方形、矩形、圆形等)精确布局,将园林空间清晰地划分为不同区域,像把草坪区、花卉展示区、休闲步道区等严格区分开来,让整个园林布局显得规整有序、条理清晰。
营造对称美感:沿中轴线两侧对称种植相同品种、相同高度和造型的常绿篱,强化园林的对称结构,营造出庄重、典雅的氛围,常见于欧式古典园林中,衬托出喷泉、雕塑等主体景观元素,增强整体的形式美感。
引导游览路线:利用笔直的常绿篱排列在园路两侧,引导游客沿着既定路线参观游览,使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感受秩序井然的空间节奏,同时借助绿篱高度和密度的变化,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效果,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自然式园林:
柔化边界:选用如雀舌黄杨、海桐等自然生长形态的常绿篱,种植在园林不同区域的衔接处,对生硬的边界进行柔化处理,让不同景观元素(如树林与草地、水景与陆地等)之间过渡得更加自然和谐,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具整体性和连贯性。
营造山林意境:以松柏类常绿篱(如桧柏、龙柏等)搭配假山、置石、溪流等元素,模仿自然山林的风貌,营造出清幽、宁静的山林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山林之中,感受山林野趣,增添园林的自然韵味。
作为背景衬托:在自然式园林中,当有自然形态的景观小品(如古朴的亭台、造型独特的景石等)时,常绿篱可作为背景,衬托出小品的独特韵味,通过其四季常青的绿色,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丰富景观层次,展现出自然之美。
城市绿化方面
街道绿化:
隔离防护: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较矮的常绿篱(如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组成的绿篱),可以起到隔离作用,防止行人随意步入车行道,保障行人安全,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辆尾气、灰尘、噪音等对行人的影响,改善街道环境质量。
美化街景:街道两旁的绿地边缘用常绿篱进行围合,或者在街边花坛、花池周边种植常绿篱作为装饰边框,使街道绿化更具层次感和完整性,提升街道的美观度,让城市街道展现出整洁、有序且充满生机的景象。
遮挡不良视线:对于街道上一些不美观的设施(如电线杆、变电箱等),可以通过种植较高的常绿篱(如珊瑚树等)进行遮挡,优化街道的视觉效果,让人们看到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提高城市街道的整体景观品质。
广场绿化:
界定空间范围:在广场边缘种植常绿篱,清晰地界定广场的边界,使广场空间更具独立性和完整性,给人一种围合感,让人在广场内活动时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也便于区分广场与周边的道路、建筑等区域。
营造安静氛围:在广场内的休闲区、阅读区等相对安静的小区域周围,用常绿篱围合起来,形成相对私密、安静的空间,隔绝外界的部分噪音和干扰,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放松身心、安静休憩的场所。
打造景观焦点:在广场的中心位置或重要节点处,以造型独特的常绿篱(如修剪成各种几何造型或动物造型的大叶黄杨绿篱)作为景观焦点,吸引人们的目光,增添广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成为人们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居住区绿化方面
小区内部空间划分:
功能区隔离:用常绿篱(如女贞绿篱等)将小区内的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分隔开来,避免不同区域活动相互干扰,保障各个区域的使用安全和秩序,同时也方便居民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活动区域。
绿地边界界定:围绕小区内的绿地、花坛、花境等,种植常绿篱来界定其范围,使绿地看起来更加规整美观,防止居民随意践踏草坪、破坏花卉植物等行为,维护小区绿化景观的完整性。
营造私密空间:在一楼住户的庭院周边种植较高的常绿篱(如珊瑚树、法国冬青等),为住户营造出相对私密的居住空间,保护住户的隐私,让住户在庭院内能够自由地休闲、娱乐,不受外界过多的干扰。
提升小区整体品质:
增加绿化美感:小区内广泛种植常绿篱,无论春夏秋冬,都能让小区保持绿意盎然的景象,与其他花卉、树木等植物相互搭配,营造出四季有景、色彩丰富的绿化景观,提升小区的整体美观度,让居民感受到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常绿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起到滞尘、降噪等作用,有助于改善小区内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污染,为居民创造一个健康、安静的生活环境。
校园绿化方面
功能区划分与管理:
教学区与生活区隔离:在校园中,通过种植常绿篱(如侧柏绿篱等)将教学区和生活区隔开,明确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避免生活区的嘈杂声音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便于学校进行统一管理,保障校园的正常秩序。
操场与周边区域分隔:在操场周围种植常绿篱,一方面可以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意外冲出操场范围,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外界对操场内活动的干扰,使操场成为相对独立的运动空间,保障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顺利进行。
不同学科楼区分隔:对于校园内不同学科的教学楼、实验楼等区域,用常绿篱进行分隔,方便师生识别不同的功能区域,也有助于营造安静、专注的学习和科研氛围,提高教学和科研效率。
美化校园环境:
营造校园景观:在校园的花园、绿地、湖边等景观区域,搭配各种常绿篱,与花卉、树木、水景等元素相互融合,营造出优美、宜人的校园景观,为师生提供舒适的休闲、学习和交流场所,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体验。
传承校园文化:可以将常绿篱修剪成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字、图案或标志等形状,如校训、校徽等,展现校园文化内涵,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校园绿化不仅具有美观功能,还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
乔木类
桧柏:也叫圆柏,树形优美,枝叶浓密,四季常青,耐修剪,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寒也耐热,可用于营造多种风格的绿篱景观,如规则式或自然式绿篱 。
龙柏:树形呈圆柱状,小枝略扭曲上伸,形似龙体,侧枝螺旋状向上抱合,枝叶翠绿,生长速度中等,耐修剪,常被用于营造造型独特的绿篱,如蜿蜒曲折的龙形绿篱,观赏价值高 。
侧柏:常绿乔木,幼时用作绿篱效果好,叶、枝扁平,萌芽力强,耐修剪,适应多种气候条件,耐瘠薄,耐寒,耐盐碱,还能抗烟尘、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且美观的绿篱植物选择 。
灌木类
大叶黄杨: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叶浓密,四季常青,浓绿光亮,极具观赏性。萌芽力极强,耐修剪整形,适应性强,生长慢,寿命长,较耐寒,对有毒气体抗性较强,抗烟尘能力也强,是污染区绿化的理想树种,常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的绿篱,如方形、圆形等 。
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枝叶茂密,叶片春季嫩绿,夏秋深绿,冬季红褐色,经冬不落。生长慢,萌芽力强,耐修剪,抗性强,是长江以北园林绿化主要树种和优良的绿篱树种 。
雀舌黄杨:黄杨科常绿灌木,原产我国中部。分枝密集成丛,常用作绿篱,也可修剪成球状用于花坛、假山配植,叶片小巧,形似雀舌,四季常绿,观赏价值较高 。
珊瑚树:亦称法国冬青,忍冬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繁叶茂,叶片光亮,适应性和抗污染力强,常用作庭园的高篱,分隔空间和范围效果好,能有效阻挡视线和噪音 。
海桐:枝叶繁茂,叶色浓绿,四季常青,有光泽,花洁白且香气浓郁,花期在春季,耐修剪,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可作为绿篱植物,也可用于花坛边缘或作为背景植物种植 。
女贞:常见的有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等。小叶女贞是木樨科常绿小乔木,原产华北地区及长江流域各省,除用作绿篱外,也可用作庭园丛植或配植;金叶女贞叶色金黄,色彩明快,萌芽力、根蘖力强,耐修剪,能形成较紧密树冠,适应性强 。
藤本类
常春藤:叶形优美,四季常青,藤蔓柔软,可攀援生长,能附着在墙壁、栅栏等物体上形成绿篱效果,增加垂直绿化空间,还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能力 。
来源: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