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绿地的建设面积、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绿化养护行业也慢慢崛起了。然而,好多企业都因为一句传说而进入到这个行业。有赚钱的,有赔钱。但是大家都说绿化养护不好干,到底哪里不好干呢?又说不清楚。
人员管理之困
01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绿化养护是基于植物的生理学特性,结合物候期、土壤、水文和环境等条件,通过日常的浇水、修剪、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保持或提升植物的观赏效果。而且,该行业也是近几年来逐步兴起,专业人才的来源有两种,其一,多由其他行业转业而来,其二,由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转业而来。对于绿化养护业务本身对专业需求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言,是达不到专业要求的。
大家可能要问绿化施工和绿化养护同属一个专业,怎么就达不到要求了?其实老张认为绿化施工分工明确,属于条线管理。而绿化养护则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作为一名绿化养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技术,还要懂协调、懂经营等等。所以管理者不仅懂管理还要了解专业。至于专业层面的问题后面再聊。
图为月季网的树状月季
02复合型人才短缺
绿化养护业务是一个涉及因素较多、且复杂的管理过程。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管理和运营能力,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绿化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市场上这类专业人才相对短缺,招聘难度大。
你想想,如果只懂技术不懂管理,绿化效果提升了,但成本就不好保证。同样,只懂管理不懂技术,成本保证了,效果不一定能保证。再有即使招到了人,如何留住他们也是一个难题。绿化养护工作往往比较辛苦、繁琐和重复,工作环境也相对较差,这使得人才流失率较高。
03一线养护招工难
绿化养护行业属于劳密型行业,用工量大,作业人员老龄化,工资待遇低。但作业内容繁多,而且还需要具备使用机械和识别现场问题的技能等,这就使得造成招工难。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其他行业里,基本都是一人就干一种工作,比如,建筑工的分类里砌墙师傅,主要职责就是砌墙;环卫工,道路保洁是其核心工作职责。但绿化养护工,不仅要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还要浇水、施肥、中耕、绿地保洁等。
04人员培训成本高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从植物养护知识、作业程序、设备使用再到安全、成本、质量管理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然而,培训周期长、员工对于知识吸收转化需要较长的过程,加之培训后的员工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离职,这就导致企业的培训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回报。而且,频繁的人员流动也会影响养护工作的连续性。
成本控制之难
01设备投入大
绿化养护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如修剪机、草坪机、洒水车、打药机等。这些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都很高。
特别是一些设备没有行业生产标准,价格高低不一,但使用故障率较高、寿命有限。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来更新和维护设备,这给成本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02物料采购复杂
绿化养护所需的物料种类繁多,包括肥料、农药、水管、铁锨等。而且,不同的作业内容对工具或物料的需求也不同,同样的物料价格也差距较大等。这就使得物料采购变得非常复杂。
在采购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物料的质量、价格、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如果采购不当,不仅会影响养护作业的效率、质量,还可能增加成本和影响作业安全等。
03人工成本居高
在绿化养护业务中人工费约占总成本的50-70%,且其常规性养护作业内容有不低于9项,基本都是由人工来完成。
虽然,绿篱修剪由绿篱机代替了大平剪,病虫害防治设备由手动喷雾器到电动喷雾器再到打药机。但是这些只不过是对某项的作业效率有所提升,但对于整体人工成本影响不大。
项目管理之艰
01季节性强
绿化养护作业通常是根据各季节下植物的变化而展开的,特别像春季的复壮,夏季的抗旱防涝、锄草,秋季的水肥管理,冬季的防寒防冻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确保当季工作按时完成。然而,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如天气变化、人员短缺,很容易导致工期延误,造成养护质量不稳定或植物死亡等,给企业带来损失。
02质量要求高
绿化养护项目的质量要求高,不仅要保证植物的保存率和生长状态,还要注重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质量控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导致客户的不满和索赔。
市场竞争之烈
1价格竞争激烈
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绿化养护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企业为了争夺客户,不惜降低价格。这就导致了价格战的出现,使得行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在价格竞争中,一些企业可能会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2客户需求多样化
不同的客户对绿化养护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的客户注重景观效果,有的客户注重生态环保,有的客户则注重成本控制。
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然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社会意识淡薄
01评价标准模糊
绿化养护的作业质量从建设部到各省市均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对于行业来说是个好事,但细细对其品味一番,不难发现,不管是标准里的哪一级,要实实在在的做到不能说“难”,而是基本不可能。
另外,对与和绿化养护相近的两个行业,农业衡量指标是亩产量。绿化工程衡量指标是交工时的成活率。但绿化养护更多的停留在感官意识上.但也有指标,比如杂草率控制在10%、被害虫啃咬的叶片zui严重的每株在控制在5%等。
02认可程度低
对于行业外的人,绿化养护就是浇水、施肥、修剪等,叶子绿就算好;行业内的部分人,绿化养护就是只要树不死、业主满意,有多难得?其不知要想树不死是要付出许多工作的努力。
另外,绿化养护和农业基本作业内容是一致的,而农业结果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绿化养护是提升环境软指标,更多的是改变环境的舒适度,在精神层面的贡献而已。
技术创新滞后
01传统养护方式占主导
在绿化养护管理中,可能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护方式,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创新。这会影响养护效率、质量和成本。
02信息化程度低
绿化养护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养护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思考。这使得管理决策缺乏科学依据,难以实现精准管理。
以上两点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绿化养护行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受行业成本、人才、社会意识而决定的。
来源:老张聊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