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富贵为春晓,芍药虽盛只初夏。只有此花开不怨,一年独占四时春。”在李白的诗中,牡丹、芍药虽富贵艳丽,却只能盛开一时,唯独月季花开不败。
月季,又名月月红、四季花等,以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皆能见花而得名,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被人赞誉为“花中皇后”。
月季之分
月季,乃蔷薇科蔷薇属植物,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其叶为羽状复叶,表面深绿有光泽而叶背青白;其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色以红色为主,还有白、黄、粉红等色。
在植物学中,玫瑰、蔷薇与月季同是蔷薇科属植物,形态外观相似,加之英文以“rose”统称它们,都有象征美好爱情的意义,人们难免将月季与玫瑰、蔷薇等花卉混淆。
相比较来说,月季花期长,可月月开花,季季不败。而玫瑰和蔷薇只有在5—8月开花一至两次,寿命较短。论花的大小,月季Zui大,花径能达到6cm以上,玫瑰和蔷薇的花径仅有3cm左右。在花香上,玫瑰Zui为浓郁,月季次之,蔷薇香味Zui淡。
如今普遍栽培的月季,是将原产月季花作为决定性亲本,经多次杂交选育后的杂交种,被称为现代月季。
现代月季品种繁多,依据种源、树型和生长习性等特点划分,大致有杂交茶香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等种类。
其中,杂交茶香月季又称大花香水月季,由中国的香水月季和西方杂交长春月季杂交而得。该品种颜色丰富,花蕊饱满,长势强健,是目前我国现代月季的主流类型,广受人们欢迎。
历史悠久
月季原产于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传,神农时代就有人将野生月季挖回家进行栽植;汉代时期,宫廷花园内已大量栽培月季;唐代以后,月季更为普遍。
宋代,月季开始出现于文字记载中。文学家宋祁在其所著的《益都方物略记》里曾描述月季为:“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花,属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
至明代,北京城内有月季种植,以供宫廷摆设使用。
明代著名园艺学家王晋象在《群芳谱》中写道:“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春,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俱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白者须植不见日处,见日则变而红,逐月一开,四时不绝。”由此可见,月季在当时已成为处处可见、时时观赏的花卉。
除观赏价值外,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录了月季的药用价值。他认为月季具有“活血、消肿”的功效,由于其活血化瘀之功效尤佳,故为妇科良药。
明末清初,月季的栽培品种大大增加。清代许光照所藏的《月季花谱》收集有64个品种之多,另一本评花馆的《月季画谱》中记载品种月季有百余种。
据《花卉鉴赏辞典》记载,1789年,有4个中国月季品种,经印度传入欧洲,被欧洲人与当地的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一万多个品种的现代月季。故而,中国月季又被称为世界月季之母。
如今,月季因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价格实惠,受到各类人群的喜爱,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家庭等场景。
美在文化
在长期的栽培和观赏过程里,月季被世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欧洲,月季代表爱情、圣洁与和平;在中国,月季因四时开花的特性与顽强生长的姿态,还有寓意四季平安、吉祥幸福、坚韧不屈和顽强奋进的精神象征。
月季此番种种美好,被文人落笔填词写于诗中,被画家挥毫洒墨绘于画中,被歌手纵情高歌唱于世间。
杨万里以“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之言,刘绘用“能斗霜前菊,还迎雪里梅”之句,将月季与梅花、菊花等物相比,以赞誉月季品格之高尚。
朱淑真的“一枝才谢一枝殷,自是春工不与闲”,张耒的“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与杨万里的“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均真情实意地赞美了月季花开长久的特性。
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了数卷与月季题材有关的古今绘画作品,著名的有明代陈栝《月季扇页》、清代恽冰《紫藤月季轴》、近现代陈年《月季轴》等。月季之秀美华容,艳丽绽放于一纸之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音符的旋律里,我们同样能找到许多月季的身影。《月季花开千万朵》《送你一束红月季》《美丽的月季花》等歌曲唱响祖国大地,借月季之美歌颂人间真善美。其中,歌曲《Zui美月季花》的歌词唱道:“好一朵美丽的月季花,开展四季香飘万家,花中皇后雍容典雅,国色天香名扬天下”。道出了月季名满华夏,花开只为撒播幸福,传达喜庆之精神。
月月花开不言败,季季飘香传天下。月季,活跃于中国传统文化长河里,盛开在爱花者心中,长长久久,未曾黯淡。
来源:绿色时报、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