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回暖,虽然还没到荷花出水的时候,但是春天的气息已经让许多植物们探出小脑袋,相信花友们家里的月季也已“按捺不住”,嫩红的新芽都开始冒头了~
看着这些健康的芽点们,不少花友在欣喜之外却还有着一些小担忧:是不是该抹芽了?抹芽到底要怎么操作?
首先要搞懂原理:什么是抹芽?为什么要抹芽?
月季经过冬季休眠,根系储存了大量养分,春天回暖时,这些养分会优先供给新芽。但芽点过多会导致养分分散,影响开花质量。抹芽其实就是通过摘除部分生长出来的芽(主芽或者侧芽)来促进植株生长出更多的芽苞或者开花更多更好的一种手段。所以抹芽的核心目的是合理分配资源,让好芽开好花!
抹芽的底层逻辑
顶端优势:月季主枝顶端的芽会优先吸收养分,抑制侧芽生长。适当抹芽可打破这种平衡,促使侧芽发育。
光合效率:密集的芽点会遮挡叶片光照,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导致植株整体羸弱。
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月季都适合抹芽的。
一些丰花月季、藤本月季——如果汁阳台月季、幻紫、安吉拉月季等等,
它们天生就是爆花体质,盲目抹芽反而会让花量打折扣。
而对于切花月季、大花月季——如绯扇月季、黑巴克月季、彩云月季等来说,若保留过多侧芽,营养就会分流,相应的,后续开出来的花朵花径就会变小。
这时候适当抹掉侧芽能让主芽吸收更多的营养,花就能开得又大又标准,和花期疏蕾是差不多的道理。
一句话总结:抹芽不是必选项!先看品种,再看需求,新手不抹也能赏花!
既然抹芽并非必须操作,那就要分情况来,下面就列举了几种典型情况来分析。
01追求“一枝一花”的极致切花体验
这类情况适用于种植了切花月季、大花月季的花友。这部分花友很多都是想要在花期时能够切花欣赏,希望几朵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瓶插效果。
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想看几朵花,就留几个强壮的芽。
我们可以抹去一些比较瘦弱的不健康的芽,把一些非常健康壮实,并且饱满程度相近的芽留下,余下的瘦弱的芽就可以轻轻掰掉,把养分都集中留给需要开花的芽点,这样它们就会在春天整齐标准地开出你满意的花花。
02分枝处芽点过于密集
很多花友在冬剪时候不舍得下狠手,留下了很多小分叉。到了春季萌芽期,这个分枝处又恰好是容易萌发芽点的部分,可能一个节点长了七八个芽点,不仅瘦弱还显得非常杂乱。
那么像这些芽点你就可以筛选一下,留两个长势差不多的、强壮的芽点,其余的弱小芽点都可以掰掉,因为即使留着,这些芽点也容易发育不良,又细弱又不开花。
这样的操作需要趁早进行,对植株的影响较小,也不会让养分过多的浪费。
03芽点也要“抢椅子”?
一般芽点都是在枝条上错落有致地冒出来,一个芽点一个芽,但是总有特殊情况出现,一个萌发点冒出了2~3个挤在同一处的芽点。
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不用犹豫,只留zui强壮的一个!否则嫩芽互相争抢营养,zui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一个都长不好。
后续的肥水管理
花友们会想到“要不要抹芽”恰恰说明了月季正在茁壮生长,不管实际有没有抹芽,这个时候的水肥是一定要跟上的,营养充足了才能开出令人满意的美丽花花~
新手花友:建议使用专用水溶肥,里面包含了大部分月季生长所需要的微量营养元素。
进阶花友:可以在月季的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肥料。
复合肥料(生长型):
月季刚开始发芽展叶到花苞萌发前,需要疯狂抽枝生长,对氮肥需求较高,这时可以选用高氮的生长型复合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花型):
月季开始孕育花苞时,需要磷肥促进花芽分化,想要提高开花率就可以选择高磷的促花型水溶肥。
大量元素水溶肥(壮根型):
当花苞透色以后,选用高磷钾的壮根型水溶肥,一方面可以保障开花所需求的大量养分,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根茎的生长,为再次复花做准备。
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所有的芽点都能够长得好~植物也有自身的调节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自己舍去细弱的枝条,我们人为地去干涉,很有可能会误伤潜力芽,不如放手,静待花开~
来源:天狼说月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