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双11”,今有“双12”。商家营造的购物狂欢节,也让南阳的特色产品随着电商平台享受到“键盘一敲,卖到脱销”的惊喜,香菇、红薯、黄金梨……陆续进入电商网络。商务局副局长朱青山的一席话印证着南阳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脉络,“电子商务产业一开始便努力做好顶层设计,编制规划了《南阳市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今年以来,我们按照规划引领、招大引强、集聚发展的工作思路,力推电商产业专题及电商产业链建设,1至11月全市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48.9%,接近900亿元,预计到年底可冲击千亿元大关。”
目前南阳已有网商35万家 农产品上线特色鲜明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网商35万家、注册电商企业45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全市已建成投用21个电商园区,5000多个产品上线,累计培训电商人才6万多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快递网络初步形成。 各县区依托21个电商园区,努力突出本土特色,创新销售方式,打造个性化消费体验。如今,西峡猕猴桃、香菇,唐河红薯,方城黄金梨、蜂蜜,桐柏朱砂红桃,南阳艾产品等产品已经在网上形成响当当的品牌效应。
西峡县通过电商线上推广,40万亩猕猴桃在采摘期就销售一空,吸引了四川、陕西等猕猴桃种植大县来西峡交易;西峡“草帽兄弟”运营的京东特色馆年销售猕猴桃480吨,成为京东单品类全网第1。内乡县的“三只虫虫”年网售紫薯3000多万元,成为淘宝单品全网第1;“羊角蜜”、“粉贝贝”等优质瓜果、蔬菜,电商销售价每斤20~30元,依然供不应求。镇平县侯集镇把养殖的金鱼搬到网上销售,售价由原来的1.5~2元一条,提升到20元一条,创造了全国第1家活体电商销售案例,形成了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特色产业。 据统计,目前南阳艾草种植、加工、网上销售企业及微商约15万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电商销售额15亿元,涌现出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内乡娟子”、“仙草”等企业40多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100多家。
今年阿里集团与农业部、商务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首届“丰收节”直播现场,我市镇平县、西峡县、淅川县产品爆棚,当日成交量占参与活动全国8个县的82.9%;镇平县县长艾进德、西峡县副县长李莉、淅川县副县长方松海被全国观众评为网红县长。
本土特色电商平台快速成长 制造业转型效果初显
南阳部分传统生产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推动企业快速转型,效果明显。
内乡天曼制衣,通过电子商务,生产量不能满足订单需求,委托郑州、襄阳服装厂代加工。目前香港机场、意大利机场的工作服均是天曼制衣生产。卧龙区的想念食品,采用新媒体等网络营销手段和阿里、京东等第三方平台,2017年销售额达8亿多元,产值4年翻了5番;今年“双11”当天,想念食品面条销售5200余万元,单品类销量全国第1,超过了“康师傅”、“统一”等知名品牌。社旗县货架企业通过电商已聚焦成为一个有近300家企业、年销售额超10亿多的产业集群。新野的“诚德贸发”的棉花年电商交易额4.7亿元;“星光电器”的塑料扎条年电商交易额5000多万元,产值3年翻了两番。唐河县的菇太郎、金路达食品,方城的草庐蜂业,高新区的双丰印务、东森医药、东亿机械、南泰试验设备,镇平县枣蜜黄酒等企业利用电商实现了华丽转型……
目前,一批本土特色电商平台快速成长,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云防爆”、“爆团猫”、“钢易网”和超亿元的“香菜网”快速成长,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2019年元旦,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实施,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有关负责人包阳认为,从今年网爆“双11”产品特点看,我市许多实体企业多为省市级电商示范企业,他们的成功经验说明,当前实体生产企业只有充分拥抱互联网,学会电子商务应用,才能快速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