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季简介
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科。月季为落叶或常绿灌木,蔓状或攀援状藤本植物。茎为棕色偏绿,具有钩刺或无刺,但也有几乎没有刺的月季,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月季种类主要有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地被月季等。小枝开张,叶为墨绿色,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3~5片,宽卵形(椭圆)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花生于枝顶,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有微香,花期4~10月(北方),3~11月(南方),春季开花Zui多,大多数是完全花,或者是两性花。肉质蔷薇果,成熟后呈红黄色,顶部裂开,“种子”为瘦果,栗褐色。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
月季原产于中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神农时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汉朝时宫廷花园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时更为普遍,到了明末清初,月季的栽培品种大大增加了,清代许光照所藏的《月季花谱》收集有64个品种之多,另一本评花馆的《月季画谱》中记载品种月季有109种。清代《花镜》一书(公元1688年)写到:“月季一名‘斗雪红’,一名‘胜春’,俗名‘月月红’。藤本丛生,枝干多刺而不甚长。四季开红花,有深浅白之异,与蔷薇相类,而香尤过之。须植不见日处,见日则白者一二红矣。分栽、扦插俱可。但多虫莠,需以鱼腹腥水浇。人多以盆植为清玩。”这已简单说明了栽培繁殖月季的主要原则。并可看出有白色月季遇日光变红的品种,类似当今栽培的某些现代月季品种。欧美各国所培育出的现代月季达到一万多个品种,栽培月季的水平远远前列于中国,但都是欧洲蔷薇与中国的月季长期杂交选育而成,因此中国月季被称为世界各种月季之母。
二、月季繁殖技术
月季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空气流通且微带酸性砂壤土为好;喜日照充足,过多的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盛夏需适当遮荫;一般气温22~25℃为其生长适宜温度,多数品种Zui适温度为白昼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若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眠状态。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
大多采用扦插繁殖法,亦可分株、压条繁殖。扦插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冬季或秋季的梗枝扦插为宜,夏季的绿枝扦插要注意水分管理和温度控制,否则不易生根,冬季扦插一般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如露地扦插要注意增加保湿措施。其以播种繁殖用于有性杂交育种。对于少数难以生根的品种种,则用嫁接繁殖,砧木以野蔷薇为宜,如黄色系列品种。月季移植在11月至翌年3月之间进行,移植的同时可进行修剪,先剪去密枝、枯枝,再剪去老弱枝,留2~3个向外生长的芽,以便向四面展开;适当剪短特别强壮的枝条,以加强弱枝的长势,夏季新枝生长过密时,要进行疏剪,每批花谢后,及时将与残花连接的枝条上部剪去,不使其结子消耗养料,保留中下部充实的枝条,促进早发新枝再度开花。月季需在开花前重施基肥,花后追施速效性氮肥以壮苗催花,月季对水要求严格,不能过湿过干,过干则枯,过湿则伤根落叶。
三、开花调节
1、长日照。种植月季的地方,通风且能获得6小时以上的日照。如置于半阴半阳处或光照不足的阴处,一年中Zui多只能开春秋两季花。所以居住条件不能满足光照要求的家庭,Zui好不种月季花而改种比较喜阴的花草。
2、常修剪。日照条件虽好,但长期不修剪,月季也长不好。每年12月后月季叶落时要进行一次修剪,留下的枝条约15厘米高,修剪的部位在向外伸展的叶芽之上约1厘米处,并同时修去侧枝、病枝和同心枝。5月后每开完一次花,就修去开过花的这根枝条的2/3或1/2,这样便会有更多的再生花芽的机会。如要花朵开得大,也可在花蕾多时摘去一部分,既可使营养集中,又能达到延长花期和分批开放的目的。
3、施肥次数多而及时。一般新种或移植的盆栽月季,用含腐殖质且疏松的黄土就可栽培,Zui好拌以1/4砻糠灰或少许蚕豆壳、豆饼或鸡鸽粪等,使月季能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各种营养。老盆栽的月季如需换盆,需要施入有机肥做基肥;不换盆的,可扒开土面2-3厘米,放入一些鲜鱼肚肠或鸡鸽粪、豆饼屑等作基肥。选择在1~2月份月季休眠时进行。如此肥料就会逐步发酵变成肥液,随雨水或浇的水渗入根部,取得较好效果。5月后是月季的生长旺季,每隔10天,要施追肥1次,可用腐熟发酵的鱼腥汁、菜叶汁,以3份肥7份水的比例搅匀施入,到11月时便停止施肥。
4、换盆。月季不必每年换、翻盆,如是小盆换大盆,一年四季都可进行。
四、修剪技巧
及时剪除月季残花才能使其集中养分,保持植株强壮及开花不衰。如不及时去掉残花,紧靠残花下的几个腋芽往往会萌发,形成弱枝。这些小枝既消耗养分又破坏株形,即使能开花,也大多是畸形或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采收种子的花,绝不能让残花结籽。
第壹批花开后,中等枝条应中截,枝条上保留3~4个芽;弱枝重截,留芽1~2个;强枝轻剪,留芽5个,适当抑制生长。第二次修剪要轻,只在残花下第二片叶的上面下剪,保留第二片叶的腋芽,这是一个在生长和发育上都具有Zui佳优势的芽,并处于全株的优势地位,剪除此芽会影响下次花期、花朵质量以及植物的长势。
立秋后花后修剪(第三批花)采用中截,每个枝条留3~4个芽。为照顾株形平衡,也可退至上批开花的枝条上下剪。要剪除重叠枝、交叉枝、过密枝、徒长枝等,以利通风透光和株形匀称。
月季的花后修剪还应结合控制花期进行。国庆节应用的月季,可于花前45天修剪,中截留芽3~4个,以后每枝上抽发2个小枝。剪后加强肥水,注意防涝和白粉病,9月下旬花朵陆续开放。通过修剪可使月季提前或推后花期。对此类月季采取轻剪能保留较多成熟的枝条,使植株提前两周开花;重剪能使植株发出秋天开花的壮枝,使秋花延后两周。因此可从整体考虑,对植株采用不同的修剪,提早或延长花期。
五、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1、肥水管理。
在上述各种情况修剪中,要结合植株长势,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当植株修剪后,新一代芽不萌发时,用0.2%尿素每5~6天叶面喷肥一次,可促进新芽萌发;如植株生长快,新枝迅速生长,超出计划范围时,控制供水可延缓生长。控水过程中,以枝叶萎蔫后,及时喷水,1小时内恢复为临界。水是植物体内各种酶的载体,水供应不足,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变慢,因而植株生长变慢。如新枝现蕾比计划晚,此时用0.2%的磷酸二氢钾每5~6天叶面喷肥一次,花蕾迅速生长。月季花期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体内营养,水分供应要充足。
2、病害防治。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
白粉病: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粉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
叶枯病:多数叶尖或叶缘侵入,初为黄色小点,以后迅速向内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严重受害的全叶枯达2/3,病部褪绿黄化,褐色干枯脱落。防治以上病害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冬天应剪掉病枝病叶,清除地下落叶,减少初侵来源,发病时应采取综合防治,并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剂。
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在高温、高湿或阴雨季节定期喷施杀菌药物,在苗木进入休眠阶段喷施石硫合剂进行全面杀菌。
3、虫害防治。
(1)刺蛾:主要为黄刺蛾、褐边绿刺蛾、丽褐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的幼虫,于高温季节大量啃食叶片。防治方法:一旦发现,应立即用90%的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喷杀,或用2.5%的杀灭菊酯乳油1500喷。
(2)介壳虫:主要有白轮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绵蚧、糠片盾蚧、蛇眼蚧等,其危害特点是刺吸月季嫩茎、幼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线欠佳所诱发。防治方法:可于其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
(3)蚜虫:主要为月季管蚜、桃蚜等,它们剌吸植株幼嫩器官的汁液,为害嫩茎、幼叶、花蕾等,严重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开花。防治方法: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能粉剂2000倍液喷杀。
(4)蔷薇三节叶蜂:多在幼虫期,数十条或百余条群集危害,短时间内可将植株的嫩叶吃光,仅剩下几条主叶脉,严重危害植株的正常生育。防治方法:少量盆栽,可于刚出现时,采摘聚集有大量幼虫的叶片,将其踩死。大量出现,可用75%的辛硫磷乳油4000倍液喷杀。
(5)朱砂叶螨:一年可发生10~15代,以成螨、幼螨、若螨群集于叶背剌吸危害,卵多产于叶背叶脉的两侧或聚集的细丝网下。每一雌螨可产卵50~150 粒,Zui多时达500粒,完成一代的时间在23~25℃的气温条件下,只需10天至13天,在28℃时,约需7天至8天。高温干旱季节暴发,常导致叶片正面出现大量密集的小白点,叶背泛黄偶带枯斑。防治方法:一旦发现,及时用25%的倍乐霸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
(6)金龟子:主要为铜绿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白星花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等,常以成虫啃食新叶、嫩梢和花苞,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防治方法: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傍晚振落捕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在成虫取食为害时,用50%的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来源:现代园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