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也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观一些单位的绿化状况,有一个通病,即只知种树,不懂配置,将园林绿化与植树造林完全等同起来,使得植物带给园林的魅力大打折扣,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关注园林植物的配置。
一、植物的概念及分类
(一)大家知道,根据植物形态构造的完善程度,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植物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
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Zui早的一群古老植物,大部分生活存水中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
高等植物是由某些低等植物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而来,由于长期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在体形结构上以及生理特性上,都较低等植物复杂。属于高等植物的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都是木本,而且多为乔木,多数为常绿树种。我国有苏铁、银杏、松、柏、麻黄等。其中银杏、水杉、水松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科学家把它们当作活化石看待,世界各国都在引种栽培。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Zui高等的类型,被子植物发展成为地球上种类Zui多,适应类型Zui多的一群植物,约有20万种以上,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Zui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二)那么什么是园林植物呢?
1、概念: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和草本植物。
2、分类:
(1)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疗养胜地和城市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我们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将园林树木分为以下三类。
乔木类 树木体型高大(通常高于6米),是有明显的主干,如国槐、杨树、柳树等。
灌木类 树木体型较矮小,主干低矮或者茎干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主干,如黄栌、米兰、紫薇等。
藤本类 依靠吸盘、卷须钩刺或本身的缠绕性,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或者匍地生长的木本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等。
(2)园林花卉:广义花卉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狭义花卉则仅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将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三)影响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
园林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各种生态因子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作用。
我们这么详细地对植物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回顾,就是为了使大家能从园林植物的特性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植物在绿化、美化中的作用,从而使植物配置达到Zui好。
(四)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却有着不同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比较两个时代植物配置的不同特色对于探索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1、植物景观的审美主体(服务群体)之转变:贵族性与大众性
2、植物材料选择之转变:单一性与多样性
3、植物配置形式之转变:规律性和多元化
4、植物配置遵循原则之转变:艺术性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时代的更替带来了新的问题。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使得人们意识到植物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而且还看到了它的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植物配置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尊重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如今植物配置设计的必然准则。在设计中要求设计师以人为本,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设计是一大趋势,如芳香保健植物园。现代园林中植物配置强调的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
当今现代人如若走进雅致小巧的古典园林,或许在感叹园内“别有洞天”的同时,会为古典园林的一点“小”和“远”感到遗憾。正如陈从周先生说的:我国古典园林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文化,当时并不感到有何缺陷。今天全部收归国有,对外开放,就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各阶层人民的需要了。这是由于现代人审美情趣和生活要求发生转变的原因。
二、园林植物的配置
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公园、一块绿地可以没有地形、没有水体、没有园林建筑......,但是不能没有能给公园带来生机的植物。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Zui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服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并与其总体艺术布局相协调。
(2)要考虑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
(3)要考虑植物造景在形、色、味、韵上的综合应用。
(4)要恰当处理园林植物的通相与殊相。
(5)要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来配置。
(6)合理确定种植形式、种植密度及相互间的搭配。
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我认为园林植物配置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大量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恶果。所以,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时而出。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木等植物共生共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我认为要重视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生长并生长得好。城镇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该受到重视。北方城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许多城镇都非常注意常绿树种的引进。当然,从丰富景观的角度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后,许多都处于濒死边缘,不要说发挥生态效益,仅仅是维持生命。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可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忽视乡土树种,尤其是建群种的应用。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和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护,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化一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木、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Zui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尤其是在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兴起的草坪热,更是将这种单一性倾向推向了顶峰。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Zui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然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穿行于椰林夹道的城市街道,就会使人体验到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徜徉在白桦掩映的林阴道上,便会使人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这种突出地理特征、凸现城市风貌、因地制宜而又经济实惠的绿化理念,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导法则。但这一法规近些年来在名为“现代化”实则西洋化的城市绿化中被削弱甚至否定了。于是原产于韩国、后风行于欧美、现风靡于中国的韩国草草坪大片大片地在城市铺起来,不论这个城市地处东西还是南北,也不管这个城市是干旱少雨还是多雨潮湿;而一些适合在热带沿海城市生长的植物如槟榔树、棕榈树、椰子树等等,也被广泛引种到大江南北的城市之中。在这样的园林绿化过程中,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消失了,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可见,这种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仅有害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理,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致配置,应掌握以下几点:
1、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多的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特别是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成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植物配置单一的严重问题,正影响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当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是植物种类单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城市的园林绿化中,使用植物都在千种以上。例如伦敦使用园林植物种类有3000多种。而在我国,气候条件Zui好、植物种类Zui多的广州市,使用的植物种类也不过只有1000种左右,绝大多数城市使用的植物种类只有三四百种。植物种类的单一,造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南京、武汉等许多大城市都将二球悬铃木作为行道树主栽树种。再如灌木,从南到北处处是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毫无个性可言。
二是植物色彩单一。植物的色彩是重要的观赏对象。在欧洲许多城市,每当不同季节转换的时候,植物叶色变换,呈现出各种绚丽多姿的色彩,非常令人陶醉。而我国选用 植物材料色彩十分单一,几乎清一色是绿色,缺乏色彩的多样性,使人视觉感到十分乏味。
三是植物功能单一。植物的功能是园林绿化中必须要考虑的Zui重要的方面。园林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报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但当前园林绿化中普遍重视观赏功能,而忽略其它功能。例如当前兴起的草坪热中,观赏草坪占主导地位,景观效果好,但是忽略了人们运动休息的需求,挤压了活动空间。又如近年来,许多城市兴起广场热,开阔的广场令人望而生畏,这都是在规划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考虑的结果。
四是空间利用单一。如草坪中清一色的草坪草,街道两侧仅是行道树,都是单一空间上的利用。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因此,绿化也应该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乔、灌、草的综合利用,并同时结合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利用。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欣赏到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不同形态色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先生态、后景观,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三、树种选择
(一)园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适地适树和引入外来树种相结合。
积极引入一些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木品种,是扩大树源增加树木品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树木品种的选择中,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大量引入外地树木品种,才能更好地筛选出优良的园林树木品种来。
2、以主要树种为主,主要树种和一般树种相结合。
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经过人工筛选,总会出现一批适应性强、优良性状明显、抗逆性好的主要树种,这些树种是园林绿化的骨干和基础,是经过长期选择的宝贵财富。在生产中,除了大量应用这些树种外,还要经过选择应用一般树种,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丰富品种,稳定树木结构,增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园林特色。
3、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
抗逆性强是指抗病虫害、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树种,选用这种树木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绿化效益。但是抗逆性强的树种,不一定在树势、姿态、叶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为此,在大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的同时,还要选择那些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加以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4、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
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在园林树种的选择中,应以落叶乔木作为主体,占有优势。在北方城市,选择落叶乔木更有利于漫长冬季的采光和地面增温。此外,为了减少某些落叶乔木产生的飞絮污染,在选择这类树种(如杨、柳、桑等)时,要注意选择雄株。
当然,为了创造多彩的园林景观,适量地选择常绿乔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冬季景观更为重要。但是常绿乔木所占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否则,不利于绿化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适量地选择落叶灌木和常绿灌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灌木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起到增加绿化层次和美化、彩化作用。
5、以速生树种为主,实行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
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漫长,植物生长期短,选择速生树种会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尤其是街道绿化。长寿树种树龄长,但生长缓慢,短期内不能形成绿化效果。所以,在不同的园林绿地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是必要的。在街道中,应选择速生、耐修剪、易移植的树种;在游园、公园、庭院的绿地中,应选择长寿树种。当然,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互结合地配置,应是园林绿化的方向。速生树种有易老早衰的问题,可通过树冠更新复壮和实生苗育种的办法加以解决。在园林树种选择中,还要注意选择根深、抗风力强、无毒、无臭、无飞絮、无花果污染的优良树种,但是一个好的园林树种的优点都是相对的。选择的目的,就是不断把具有优良性状的树种选出来,淘汰那些生长不良、抗性较差,绿化美化效果不良的树种。
北方园林树种的选择可分为三类:即主要树种、一般树种和边缘树种。主要树种是指生长健壮、适应性强、树姿优美,可广泛用于多种绿地,是应当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树种。一般树种是指生长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均强,可作为一般绿地和特殊需要的树种。边缘树种是指从外地引入,需要驯化和保护,很有应用价值的树种。
北方园林树种选择的几点建议:
(1)开展市区树木调查,为园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保证树种选择的稳定性。
(3)加强科研,提高树种选择的质量。
(4)抓好苗木生产,为树种选择提供物质基础。
总之,园林树种选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园林事业持续地发展,园林树种选择就必然不间断地进行下去,从选择中保留好的树种,淘汰差的树种。也只有遵循这样一条取优去劣的生物发展规律,才能使优良树种保持优势,园林事业出现质的飞跃,生物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地进行下去,人们才能用优良的园林树木创造出多彩的景观环境,为人类自己创建出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四、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为解决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缺乏多样性问题,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从本身来说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容易遭受病虫的袭击。为了维持城市园林植物正常生长,每年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不但成本高,而且容易对环境产生危害。增加植物种类能够提高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养护成本与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危害。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当前却热衷于从国外引进许多植物种类,如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而我国许多乡土植物却受到忽视。例如在南京可以作为行道树栽培的树种就有重阳木、月季树、玉兰、国槐、香樟、枫香、刺槐、朴树、榔榆、栾树等数十个树种,这些树种搭配种植,可以做到一街一景,并且可以避免现有的二球悬铃木病虫害多和春天飞絮污染空气环境的缺点。
(二)注意彩色植物的应用。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过分追求绿色,导致色彩单一。色彩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园里种植了许多常绿植物,如雪松,其深绿的叶色,代表了庄严肃穆,同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是十分不协调的。在可供绿化配置的植物中,许多植物色彩是十分丰富的。例如传统栽培的鸡爪槭和红枫,红叶片十分优美;银杏在秋天到来时,叶片变成灿烂的金黄色,在秋天的阳光下,宛如镀上一层黄金;乌柏和卫矛在秋天则变成深红色;紫叶李一年四季全株叶片紫红。更不用说那数以百计叶色各异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了。只要配置得当,不同的季节,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令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到大自然季节的四季转换。
(三)园林植物综合功能的利用。园林植物除了观赏功能外,还有防尘、隔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例如夹竹桃具有很强的抗SO2作用,在发电厂和钢铁厂周围种植,能够清除空气中SO2;法国珊瑚具的抗燃烧的功能,在易燃的房屋周围种植,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大面积的草坪在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可能成为避灾的场所,在日本过去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中,大面积的草坪就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将人类的需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而不是仅考虑“门面好看,易出政绩”。
(四)开花植物的应用。植物的花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色彩各异、香味芬芳,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和美化作用。例如在行道树的树种中,其花果可以用来观赏的就有几十种。栾树小花繁密,其果犹如灯笼;羊蹄甲花形奇特;火炬树花色艳丽,远观犹如火把。又如小乔木中,能够观花观果的有紫薇、紫荆、桃、梅、李、杏、樱等多种植物。至于灌木藤本植物,更是不计其数。在规划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这些开花植物,不仅可以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更可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五)立体空间的利用。当今世界园林绿化建设中正朝着利用立体空间发展。例如日本,不仅在地面上进行了乔、灌、草的搭配种植,屋顶、墙体和高架桥上也进行了绿化。从植物特性看,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生态的位置,占据不同的空间。因此,将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我国的园林规划中对藤木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的利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有丰富的藤木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例如可以用来进行墙体、坡面和走廊绿化的藤本植物有爬山虎、五叶地锦、美国凌霄、金银花、藤本月季、云实、葡萄、紫藤等多种;可以用来进行林间和坡面绿化的地被植物有曼长春藤、红化酢浆草、迎春花、微型月季等。
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以人为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植物,以创造一个花团锦簇、五色斑斓和满目苍翠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