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种植时间。春季土壤解冻后,气温逐渐回升,植物根系开始活动,此时种植有利于苗木生根发芽,适应新环境;秋季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种植,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减缓,根系仍能继续生长,可利用冬季的低温环境进行根系修复和生长,为来年春季生长做好准备。尽量避免在夏季高温干旱时和冬季严寒期种植,以免影响苗木成活率。
场地管理
选址要点: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避免在低洼易积水处或坡度过于陡峭的地方种植,因为积水会影响植物根系呼吸,而陡坡不利于灌溉和水土保持。同时,要考虑光照条件,多数乔木和灌木都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保证正常生长。
图为粉扇月季
土壤肥力
在土壤肥力较好的干旱地区,植物根系能更好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生长相对旺盛,种植密度可适当降低一些,让每株植物都能充分利用土壤资源,避免植株间竞争过于激烈。例如,土壤肥沃区域的乔木株行距可比肥力一般区域稍宽0.5-1米左右。
相反,如果土壤贫瘠,植物生长受限制,为了尽快形成一定的植被覆盖度,发挥绿化和保持水土等功能,种植密度可以适当提高,但也要防止因密度过大而加重土壤负担,导致植物生长不良,通常可增加10%-20%的种植密度。
质地保水能力
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分和养分容易流失,为了保证植物有足够的资源可供利用,种植密度应相对小一点,例如在沙质土上种植乔木时,株行距可比在壤土上增加0.5-1米,让植物根系能有更大范围去寻找水源和养分。
黏质土壤透气性不好,但保水能力相对较强,在这样的土壤中种植时,要考虑植物根系的呼吸情况,种植密度也不宜过大,可根据具体植物的需氧量等适当调整,避免因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生长。
品种选择
乔木
优先选择耐旱性强的品种,如樟子松、侧柏、刺槐、杨树等,这些树种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地下吸收水分,适应干旱环境。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极值、风沙情况等)、土壤条件以及预期的景观或生态功能来确定具体品种。
银杏: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对空气污染也有一定抗性,树形优美,秋季叶片金黄,观赏价值极高。
乌桕:生长力强,抗旱耐湿,可吸附尘土和有毒气体,红色的秋叶极具观赏价值。
枫香:耐旱性和抗污染性较高,生长速度适中,叶子颜色变化丰富,秋季叶片会变为红色或橙红色,非常美观。
云杉:常见的抗旱树种,适应性和耐旱性能强,能在干燥环境下生长 。
柏树:耐旱,根系发达,可吸收更多地下水源,适应干旱环境。
松树:根系深入土壤,能吸收较多水分,在干旱条件下也可生存,如樟子松,耐寒性强,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很强。
榆树:耐旱性强,根系能够扩展到较大面积,吸收更多水分。
国槐:抗旱,对本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应良好,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 。
旱柳:喜光阳性树种,较耐寒,耐干旱,根系发达,萌芽力强
灌木
可挑选紫穗槐、沙地柏、胡枝子、连翘、柠条等灌木,它们具备耐干旱、耐瘠薄的特性,部分还能起到改良土壤(如固氮等)、保持水土的作用。
紫薇:抗旱能力强,树冠形态可提供遮阴效果,花姿优美,花色丰富,有红、粉、白等颜色,花期较长,从夏季一直持续到秋季。
红叶石楠:叶色鲜艳,耐修剪,常用作绿篱和修剪造型植物,有一定耐旱能力,在秋季新梢和嫩叶火红,观赏效果好 。
紫叶小檗:叶色紫红,耐修剪,可与绿色植物搭配形成色彩对比,耐旱性较好,常作为绿篱或色块植物种植 。
丁香: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花有清香,花期4-6月。
连翘:喜光,有一定耐荫性,耐寒,耐干旱瘠薄,怕涝,早春先叶开花,花开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根系发达,可作花篱或护堤树栽植。
锦带:抗寒、耐旱、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高,中性土、沙壤土均能生长,是观叶、观花的好材料,常密植作花篱。
卫矛:适应性强,耐寒,耐荫,耐修剪,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生长较慢。
图为红宝石冰月季
质量选择
质量要求: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苗干通直的苗木。对于乔木,一般要求根系完整,主根长度达到20-30厘米以上,侧根分布均匀;灌木的根系也要有较多的细根和须根。苗木的高度和地径要符合相应的规格标准,例如乔木胸径在3-5厘米为宜(根据具体树种和种植用途调整),灌木高度在30-60厘米左右。
起苗与运输:起苗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带土球起苗更好,土球直径一般为苗木地径的6-8倍(针对乔木),灌木可视情况适当缩小,但也要保证根系土球完整。运输过程中要做好保湿、防风等措施,避免苗木失水或受到机械损伤,可覆盖湿布、遮荫网等,并尽快运到种植地点。
搭配方案
杨树+紫穗槐
杨树:生长迅速,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遮荫效果和绿化景观,其根系发达,可深入地下吸收水分,增强植株的耐旱能力.
紫穗槐:根系同样发达,具有良好的固土保水作用,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其耐干旱、耐瘠薄能力强,对干旱地区的环境适应性好,还能通过固氮作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杨树的生长.
樟子松+沙地柏
樟子松:具有耐寒、耐旱等特性,对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应良好,且树形挺拔美观,在绿化中可作为骨干树种,起到点缀和支撑景观的作用,其针叶细小,可减少水分蒸发,增强耐旱能力.
沙地柏:耐旱性极强,能在干旱的沙地等恶劣环境中生长,枝条匍匐生长,可有效覆盖地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与樟子松搭配,可丰富景观层次,同时起到更好的保持水土作用.
刺槐+胡枝子
刺槐:根系发达,有一定的耐旱能力,生长速度较快,能较快地发挥绿化和防护效益,且具有固氮作用,可改善土壤肥力,为自身及周围植物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胡枝子: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根系能深入土壤,增强土壤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其枝叶茂密,可与刺槐相互补充,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绿化和防护效果.
侧柏+连翘
侧柏:是一种常绿乔木,四季常青,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耐寒性,对干旱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好,能在恶劣环境中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且树形美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连翘: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早春先叶开花,花色金黄,观赏价值高,与侧柏搭配,可在不同季节为景观增添色彩,丰富视觉效果,同时连翘的根系也有助于保持水土.
新疆杨+柠条
新疆杨:适合在北方干旱地区生长,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树形美观,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能适应干旱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绿化中可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柠条:根系极为发达,耐旱、耐寒、耐瘠薄,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灌木,其枝叶繁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与新疆杨搭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共同发挥生态防护和绿化美化作用 。
种植要求
乔木种植
挖种植穴:根据苗木土球大小或根系伸展情况确定种植穴的大小,一般种植穴的直径要比土球直径大30-40厘米,深度比土球高度深20-30厘米。种植穴应垂直下挖,上下口径一致,挖好后可在底部填入一些疏松的表层土和适量的有机肥(如每穴1-2千克)混合均匀,增加土壤肥力。
苗木定植:将乔木苗木放入种植穴中央,扶正,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填土至一半时,轻轻提苗,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再继续填土至略高于地面,踏实周围土壤,使苗木稳固。zui后在树坑周围做一个围堰,围堰直径一般为种植穴直径的1.5-2倍,高度15-20厘米,便于后续浇水。
灌木种植
开沟或挖穴:如果是成片种植灌木作绿篱或色块,可按设计的行距和株距开沟,沟深20-30厘米;若是单株种植,挖种植穴,穴的大小根据灌木根系情况而定,一般直径20-30厘米,深20-25厘米即可。同样可在沟底或穴底施入少量有机肥与土壤混合。
苗木栽植:将灌木苗木放入沟或穴中,舒展根系,填土压实,填土高度与地面平齐或略高一点。种植密度按照不同灌木的要求合理安排,例如紫叶小檗作绿篱每米16-20株,连翘每平方米3-6株等。
修剪整形
乔木修剪
初期修剪:种植时对乔木进行适当修剪,剪掉损伤枝、过密枝、病虫枝等,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提高苗木成活率。一般修剪量控制在树冠总量的 1/3 以内,保持树形的基本结构。
后续整形修剪:根据不同乔木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设计要求,定期进行整形修剪。例如,杨树等可修剪掉下部的竞争枝、交叉枝等,保持树干通直;樟子松等针叶树可适当疏剪过密的枝条,维持良好的树形和通风透光条件。
灌木修剪
绿篱灌木修剪:像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用作绿篱的灌木,要定期修剪,保持整齐的形状和合适的高度,一般每年修剪3-5次,修剪高度根据设计要求而定,可控制在30-60厘米之间。
花灌木修剪:对于连翘、丁香等花灌木,花后要及时剪掉残花,减少养分消耗;冬季可进行适当的疏剪和回缩,调整树形,促进来年花芽分化和新枝萌发。
来源: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