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叶对生,小叶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菱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花蓝色,花萼筒状,花冠筒细长,蓝色,裂片圆形;朔果木质,扁卵圆形;花期5-6月。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在中国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区有栽培。蓝花楹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多湿气候,根系发达,分布范围大,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上生长良好。绿荫如伞,叶纤细似羽,蓝花朵朵,观赏价值高,是庭院绿化的优良品种。低洼积水或土壤瘠薄则生长不良。
温度要求:
不耐寒。若冬季气温低于15℃,则生长停滞,若低于3-5℃会发生冷害,夏季气温高于32℃,生长也会受到抑制。1-2年生幼树对霜冻颇为敏感,一般0℃冻梢,-3℃时地上组织全部冻死。3年生胸径达6厘米左右,其耐寒性也大幅提高,能忍受短时间8℃低温,但是生长不良,-3℃冻梢。
花芽分化:
从11月到翌年3月底,蓝花楹的顶端分生组织依然处在营养期。顶端分生组织在4月初扩大,并在4月中旬到5月初形成花原基。顶端和侧花芽原基分化迅速,到5月中旬可观察到花穗。在连续25℃条件下未观察到花芽分化。花芽分化至少需要1个月的低温(15℃)条件,而能够正常开花需要超过3个月的低温条件。春季开始生长时,适当多见阳光,以利于秋季开花。大部分地区的蓝花楹一年开两次花,二次花期盛花期在八、九月前后,但第二次开花效果远不及第壹次,开花时花少叶多,零星分布,无明显规律。
整形修剪:蓝花楹树干直立细长,分枝少,当植株长至3米高时,在早春进行截干,保留主干2.2-2.5米高度,促进分枝生长。以后每年早春进行1次修剪整形,使其形成良好的树冠,多分枝,多开花;秋冬季修剪后发生的新稍容易受到冷害,且影响来年开花。蓝花楹经常会出现分枝竖直向上生长的现象,这样的分枝容易导致树冠过密、下部缺乏光照。因此,可以通过切割、绑扎等手段来调整分支的角度,使其朝外或斜下生长,增加分支的分散情况和空气流通。
(1)生长期修剪:在生长中期,合理修剪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为开花做好准备。当植株长势良好时,及时剪掉内膛枝和密集枝,增加冠内的透光性,并疏剪多余分枝,剪除长度约为10~20公分,以集中养分。(2)休眠期修剪:在休眠期进行修剪是重要的条件。可以在植株生长较慢时进行,剪掉生长无用枝和病虫枝,并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剪掉主枝上的老化枝条,以促进新枝的萌发生长。
(3)花后修剪:在开花后进行适当的修剪,可以为下次开花打下基础。及时摘除残花,剪掉未开过的花苞和多于的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