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化工程施工中,有时会发现所栽植的苗木芽口饱满,树皮皮色正常;折下一枝条,发现枝条内部水分充足,颜色也正常。可是,却长时间不见展叶。便以为是没有浇透水所致。便一味地加大浇水频率和浇水量。直到苗木死亡后或者长势衰弱,便挖出土球查看才发现栽植过深。
那苗木为什么会出现栽植过深?栽植过深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对于栽深的苗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文章就来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图为月季网古桩月季树
什么原因导致了苗木栽深?
首先,需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苗木栽深?以下列举了三种原因。
1施工人员操作失误
① 经验不足: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施工人员,可能不了解各类苗木合适的栽植深度标准。例如,在进行苗木栽植时,新手工人可能因为对不同苗木生长特点缺乏了解,简单地将苗木根部全部埋入土壤,导致栽深。
② 未按指导操作:即使有正确的栽植规范和指导,一些施工人员可能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比如,在苗木栽植过程中,技术人员已经明确告知了苗木栽植深度及其注意事项,但施工人员由于赶进度或粗心大意或责任心不足等,没有按照要求控制深度,从而造成苗木栽深。
2栽植环境判断失误
① 土壤松软程度判断有误:如果栽植区域的土壤比较松软,在放置苗木过程中,苗木可能会自然下沉。例如在一些新开垦或回填的绿化区域,施工人员在将苗木放入种植坑后,没有考虑到土壤的松软特性,填土过程中以及后续浇水后,苗木会逐渐下沉,导致Zui终栽植深度过深。
② 地形堆建不规范:目前园林设计为了体现层次感,会堆建不同高度、形状的微地形。但在堆建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分层夯实,当苗木栽植浇水后下陷,从而导致苗木“被”栽深。
3栽植工具和支撑问题
① 种植坑挖掘不当:目前苗木栽植为了提高效率一般会采用挖掘机来挖坑。如果挖掘力度较大,可能会使种植坑比预期的要深。例如,使用大型挖掘机挖掘种植坑,由于其挖掘力量较大,不容易精准控制深度,一不小心就会把坑挖深,进而导致苗木栽深。
② 支撑材料影响:有些高大苗木在栽植后需要安装支撑,如木桩、钢管等进行固定。在安装支撑设备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苗木下压,也可能导致苗木栽植深度增加。比如,在固定一棵新栽的苗木时,工人在紧固支撑绳索的过程中,可能会使苗木根部下沉,从而造成栽深。
苗木栽植过深的影响?
1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① 呼吸受阻
土壤中氧气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苗木根系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栽植过深会使根系处于缺氧环境,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如,樱花正常生长时根系主要集中在地表下20—30cm的土层中,栽植过深会导致根系周围氧气不足,无法正常进行有氧呼吸,转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等有害物质,对根系细胞造成毒害。
② 根系发育不良
由于缺氧和有害物质的积累,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新根难以萌发,原有根系的生长速度减缓,甚至会出现根系腐烂的情况。这会导致苗木无法有效地从土壤中汲取养分,从而影响苗木的整体生长和发育。例如,在一些绿化工程中,栽植过深的苗木往往会出现叶片发黄、枯萎等现象,就是因为根系无法正常汲取养分和水分,无法满足叶片生长的需求。
2对地上部分的影响
① 萌芽困难
苗木栽植过深会影响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地下根系生长不良会导致地上部分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供应,从而影响苗木的萌芽。例如,一些苗木栽植过深后,春季萌芽时间会推迟,萌芽数量也会减少,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或者死亡。
② 生长缓慢
因为根系无法正常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地上部分的生长会变得缓慢。苗木的枝干可能会变得细弱,叶片变小且颜色较淡。长期生长缓慢会使苗木在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一片绿地中,如果一些苗木栽植过深,这些苗木会明显比正常栽植的苗木矮小,生长势弱。
3对成活率的影响
① 易染病害
栽植过深导致的根系生长不良和地上部分的虚弱状态,会使苗木的抵抗力下降。苗木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引发各种病害。例如,根腐病在栽植过深的苗木中较为常见,病原菌会在根系缺氧和受损的情况下大量繁殖,进一步破坏根系,导致苗木死亡。
② 成活率降低
综合以上因素,苗木栽植过深会大大降低其成活率。在绿化工程中,这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影响景观效果的形成。如果一批苗木栽植过深,可能会有相当比例的苗木无法成活,需要重新补植,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如何补救呢?
1重新栽植调整
在发现苗木栽植过深后,可以选择土壤湿度合适的时间将苗木挖出。在挖掘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土球的完整。可以先用小铲子或花铲沿苗木土球周围小心地松土,逐渐扩大挖掘范围,然后轻轻将土球提起。对于一些大型苗木,可能需要机械协作,避免操作造成土球散坨,从而使根系断裂。
苗木提出后,整理好栽植坑深度,将苗木重新栽植到合适的深度。一般以苗木根颈部位(即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交界处)与地面平齐或略高于地面为宜。对于一些肉质根的苗木,如银杏,根颈部应略高于地面,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2改良土壤透气性
① 松土透气
对苗木周围的土壤持续进行中耕。可以使用小耙子或锄头,将土壤表层10—20cm深的土层轻轻松动,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使氧气能够更好地进入根系周围。例如,每浇水后或雨后2~3天进行一次中耕,可有效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② 加装通气管
对于栽植过深且土壤通气性极差的情况,可以加装通气管。可以使用Ø50mm左右的PVC管,在苗木土球周围均匀地插入土壤中,插入深度根据土球的厚度而定,一般为50—120cm。PVC管地下部分打Ø4.5mm左右的孔,数量根据情况而定。以便空气更好地进入土壤,改善根系的通气环境。
3加强养护管理
调整浇水方式和频率。避免过度浇水导致土壤积水,加重根系缺氧状况。根据苗木的品种、土壤类型和天气情况,合理确定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另外由于栽植过深的苗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防,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来源:老张聊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