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Morus alba L
识别要点: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家蚕的饲料。落叶乔木,高16m,胸径1m。树冠倒卵圆形。
生态习性: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耐水湿。
园林用途:桑树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适生性强,管理容易,为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宜孤植作庭荫树,也要与喜阴花灌木配置树坛、树丛或与其它树种混植风景林,,果能吸引鸟类,宜构成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居民新村、厂矿绿地都可以用,是农村“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桑叶可以用来养蚕,蚕喜欢吃嫩的,嫩的摸起来粗糙,老的柔。
桑
桑(MorusalbaL.)通称桑树,又称白桑、家桑、蚕桑,是桑科桑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
【形态特征】桑是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10m或更高,胸径可达50cm。树皮厚,灰色,具不规则浅纵裂;冬芽红褐色,卵形,芽鳞覆瓦状排列,灰褐色,有细毛;小枝有细毛。叶卵形或广卵形,长5~15cm,宽5~12cm,先端急尖、渐尖或圆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粗钝,有时叶为各种分裂,表面鲜绿色,无毛,背面沿脉有疏毛,脉腋有簇毛;叶柄长1.5~5.5cm,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外面密被细硬毛。聚花果卵状椭圆形,长1~2.5cm,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每个小浆果内有种子,扁卵形,黄褐色或淡黄色,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生长习性】桑是阳性树种,喜光,喜温暖湿润,耐寒,可耐-40°C的低温;耐旱,不耐涝。抗污染,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桑是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在各种土质的土壤上都可以生长,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有适量水分和肥力、微酸性或中性的沙质壤土Zui佳,在盐碱地上易生长不良。桑每年4~5月开花,5~8月果实成熟。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桑的花是风媒花,雄花的开花过程中,内弯的雄蕊会在25微秒内伸直,将花粉爆发地弹射到空气中,并使花瓣以超过半音速的速度反弹。这是在植物学中已知的Zui快的运动,接近植物运动的理论极限。雌花受精后发育形成小浆果。多数小浆果着生在一个果轴上,即所谓的桑椹。果肉中有种子,种子较短命,在自然环境中存放数月则大部分丧失发芽力。
人工繁殖分为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播种繁殖:采集紫黑色的成熟的桑椹,将其捣烂,在水中洗去果皮、果柄等杂物得到种子,慢慢阴干。播种采用春播或夏播均可,在4~6月播种。播种用条播或撒播。播种后要用稻草、麦秆盖住畦面以保湿。
扦插繁殖:桑的扦插分为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硬枝扦插宜春季进行,扦插前用萘乙酸或吲哚乙酸等药剂处理以促进生根,扦插时将插穗放在温暖、湿润处,盖上细沙,注意保湿。绿枝扦插则利用夏伐的新梢制成插穗,用扦插处理药液浸泡插入焦糠或黄沙和细壤土拌合的扦插基质,边插边喷水,插后盖塑料薄膜及遮阳棚以保湿、遮荫,每日喷水。
【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桑叶被作为蚕的主要饲料,用以获得蚕茧中的丝,是丝绸产业中的基础,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利用历史。此外,桑叶也可以作为牲畜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既可以制成青贮饲料,也可以打成粉末掺入其他的饲料,用于饲养牛、羊、猪、鸡、兔等牲畜。
食用价值:桑的聚花果被称为“桑椹”,成熟时果质油润,食感酸甜、多汁,且含有维生素、钙、铁、锌、硒等营养素,被誉为“21世纪的Zui佳保健水果”,可生食,也可用于榨汁,制果冻、果酒、桑椹干等食品。桑叶含有黄酮、多糖等多种营养素,可制成桑叶茶、桑叶汁饮料等产品。
生态价值:桑树是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有一定的耐旱和抗盐碱能力、重金属耐受力及富集能力,可以作为生态防护林、城市绿化带以及荒漠化、盐碱地、重金属治理用的树种。
【植物文化】因为植桑、养蚕而兴起的桑蚕文化,孕育了桑的各种典故、意象。陶渊明写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以桑、麻等作物的样子烘托出恬静的乡村生活,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热爱田园的心情。许多熟语种借用了桑这种农村常见的树木指代家乡、家园,如“桑梓”即是由于中国古代常在住宅旁栽桑树和梓树,后世便用桑梓指家乡;“桑榆”则是指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比喻人的晚年;“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无常。